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51029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072集
法度入心機熟,
萬法所依因緣,
周遍法界萬化,
無始因地法身;
事相顯理易解,
理事融會一體。
法要度入心來,我們的心才能與外面的境界磨合,外面形形色色的境界,不論是人事,或者一切大小事物,都要用佛法道理去融會貫通。事、物、理本就融會貫通,若是法歸法,事歸事,物歸物;做事沒道理,沒有體會人的心理,物物都是障礙。所以,必定要將法度入我們的心,映照外面的景,去體會一切。
我們的心智要成熟,才能在法中起精進心,此即「法度入心機熟」。「萬法所依因緣」,萬法所依靠的是因緣。因緣在人與人之間、人與事物之間;世間一切萬物事理,都不離開因緣。
因緣「周遍法界萬化,無始因地法身」。將法度入心來,我們根機成熟,不受外面境界所困擾,一切煩惱都滅除。乘著好因緣,法入心來,心就無掛礙了,我們能通徹佛法道理,周遍法界。
法界雖然是萬化,我們能隨境會法。天地之間,人、事、物,無不歸納在法界道理中。與外面接觸,讓我們起心動念,身體就去行動、去造作,完成之後,這粒種子還是歸入我們的因地裡。雖然周圍的法是萬化,但粒粒都是善種子。
看看天下有多少難民流落他鄉異國,這就是他的種子變化,一生中的因緣,他的正報、依報,依止在那個國家,身心隨著那個國家環境變化,造成現在這麼多的共業。很多無奈的事情,就是法界的變化。
看到造化的無奈,我們知道萬法幻化,或者周遍法界,很多的人事物,從過去所造作的因地,依著這個因緣種子,得來我們的依正二報,無不歸納於道理,法身就是道理。
無始以來,我們就有這顆種子,真如本性本來就是清淨的道理。因此,我們要照顧好因地法身,自然「事相顯理易解」,沒有一項解不通,理事自然圓融一體。若能體會了解,自然我們日常所做的都是利益人群,不是為自己的觀念在計較,是為天下人群造福,這是佛陀指引我們一條開闊的菩提大直道。
所以,我們要好好地將法入心,法若不入心,根機永遠像幼稚的孩子一樣,來來去去,還是無法體會佛的本懷。這種事相都是在無常變化中。我們要好好地入法,以事相顯理,自然就理事圓融,圓融貫通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