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51022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066集
久遠劫來常聞佛音聲教,
入佛知見向菩提大直道,
恆住聲聞守緣覺自獨善,
求佛知見至無上正等覺。
塵點劫以前的大通智勝佛時代,釋迦牟尼佛已是十六王子之一。大通智勝佛又敘述十六沙彌的過去,已經供養無量千萬億數諸佛,一直以來,上求下化,與很多菩薩聚會在一處,也與很多眾生結了好緣。長遠劫來,就是這樣上求下化,一直到大通智勝佛時,他們開始發大心、立大願,希望能聽到佛陀講說大乘法;他們所追求的是希望能夠與佛同等知見,期待行在菩提大直道。這是他們的心願,久遠劫來,不斷聽佛的音聲教育,在大通智勝佛的道場,他們才開始發大心。
就如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循循善誘教育,一直到四十二年後,覺得因緣已經成熟,時間不夠用,鼓勵大家要展開心胸,向大乘菩薩道精進。但是,大通智勝佛的時代,十六王子也是在過去長久時間,以聲聞聽佛陀的音聲,他們用心吸收,已供養無量千萬億數諸佛,上求下化,現在已經真正了解了,在大通智勝佛的道場請佛轉大乘法輪。與我們娑婆世界,是釋迦佛鼓勵大家要走入大菩提道不同。
娑婆世界眾生的根機還不很敏銳,還是停滯在聲聞,守在緣覺,就是獨覺,或者獨善其身,這就是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。其實,十六沙彌除了在大通智勝佛的過去、未來,生生世世還是與這些結緣眾講法,同樣地牽引我們。這些結緣眾聽法也是很久的時間,卻還是「恆住聲聞守緣覺自獨善」,同樣生生世世還是守在小乘法。現在再來到釋迦牟尼佛的道場,一樣需要釋迦牟尼佛鼓勵人人要走入大菩提道。
人人要求佛知見至無上正等正覺,這是佛陀來人間的目標,希望所教的弟子,人人能體會。這是要圓滿過去,彼此已經結緣,今生此世,釋迦牟尼佛已成正覺了,所有的結緣眾,這個時候也到發大心、立大願的時刻,這是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。人間很需要人人發大心、立大願,需要人人走入苦難的地方,去為他們付出,這也是布善種子,結大福緣。
釋迦牟尼佛是生生世世不斷,在大通智勝佛的時代,要再成就這些結緣眾,讓人人發大心、立大願,能與佛同等的知見,這就是佛的心,也是我們要精進的方向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