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51016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060集
聞佛聲教即生信,而後體解諦理;
利根者有信能解,鈍根雖信半解;
信受根深破邪見,解悟者破無明。
「信為道源功德母」,信根,是修行者所不可缺少,人與人間若沒有「信」,也無法與人互動。人若沒有信用,什麼事情都無法做,何況是佛法?所以,我們必定要有「信」,還要深信;不只是深信,還要信受奉行。這個「信」解,必定要很用心去體會。
佛的時代,「聞佛聲教即生信」,有了信心,對佛法慢慢體解其中的精髓、道理。你要有「信」,而且是深信,才能用心浸潤在佛法中,去體會佛所說的教理。
我們信佛,根機有利、鈍之別,上士、中士、下士。上根的人,上士聽法很快就能了解;若是中根機的人,雖然他有善心,也願意受法,只是無法了解得很透徹;若是下士,下根機、鈍根器的人,不只信根不深,又無法接受,或者半信半解。
利根者,有信能解,就是上根機的人;若是中根機,就是鈍,雖然信,但是還不太能了解,這是中根機。所以,我們要好好地將這個「信」入心,深深地入我們的心版,自然信受根深,就能破除邪見。
你若有入心,根若深,即便外面有困擾的事情,我們也能一一將它去除掉,因為我們信心堅固、了解佛的正理;即便外面的訊息來到面前,也不會困擾我們的心,不只不困擾,還能將它破除。所以,我們必定要「信」,信根要很深,如此才能破除邪見。
我們不只信根深,還要「解」,「體解大道」,才能「發無上心」,體解是很重要。只要我們將無明破除,這念信心、這念種子,自然能造福人群,去除眾生很多的無明惑,我們要有這樣的信心。
佛陀的教育,無非希望人人信念深固,有了信,不只聽聲音,還要信事相。聽聲音,相信佛陀所說的教法是這樣,從人間的事相去體會苦、苦、苦,人生真是苦難偏多。佛陀所說的教法,無非是說因緣果報,在這個事相,先因後果,都沒有離開因緣果報。
大乘、中乘、小乘的法,都不離開因緣果報觀,因為因緣果報在我們人間事相都看得到。所以,佛陀也常常用譬喻的方式、用事相在人間,期待人人都能信解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