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51009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054集
上士聞道勤而行之,
中士聞道若存若忘,
下士聞道一笑而已,
不解之眾心存疑惑。
我們聽法有無入心、有受用嗎?這要看各人的根機。我們到底是有智慧的上士;或者是中根機,平平庸庸的中士;還是庸庸碌碌,下根機的下士呢?
上士,就是有智慧、利根機的人,他們對法生「百千萬劫難遭遇」想,聽法之後,起歡喜心,拳拳服膺奉行,法在日常生活中。這就是上士,是上根機、有智慧的人,聽法就是勤而行之,很殷勤。
佛法難得今已得,我受用了,法就是我的慧命。日常生活中,將我所了解的法化為己有,待人接物,應接自如,能夠感動人、化度人、勸誘人,讓人人起歡喜心信受奉行佛法,這就是上上士。
至於中根中機的人,叫做中士。他聽經聞法歡喜,了解了,但是很快就忘記了。或者好像聽懂,又好像聽不懂;聽懂的歡喜,但是很快就忘記了,這就是中根中機的人。法雖然聽進去,聽得很感動很歡喜,但是不會放在心裡,與日常生活好像沒關係,這就是中根機的中士。
若是下士,就是根機下劣的人,聞道一笑而已,一笑置之。若是比下劣根機更無緣的人,雖然聽到法,不僅沒有一點興趣,甚至內心存著很深的疑惑。
他不了解,又不肯問,也不肯聽,更不肯去理解,但是心中偏偏存著疑惑。這種排斥法,不肯聽,不肯接受,不想理解,只是心存懷疑,甚至生出誹謗,這是愚癡啊!
佛法難聞,人身難得,既得人身又聞佛法;我們到底要用上根機接受佛法,或者用中根機聽法?還是像下士,下根機的人,聞道一笑置之,對佛法一知半解。有必要聽嗎?聽一聽就忘記了,對自己沒有一點改變,這就是下根機。
我們學佛要把握人生,人生易過,生、老、病、死,時間很快就過去了,有的人連自然法則都來不及,生下來沒有幾天就么折了;或者無常一來,連等到老的機會都沒有。
人生苦短,難得人生,我們要好好把握,道理要多聞,否則哪一天無常來了,由不得自己,到底要生在哪一道?不得而知。是否再得人身?或者不由自己,往他道去了?我們都不知道。未來變成怎樣,無法預測。佛法百千萬劫難遭遇,不如把握現在能聽法的機會,好好用心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