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51004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049集
稱性無染總名梵行,
修證圓滿菩提直道,
菩薩所修六度萬行,
聖行正念淨戒定慧。
稱性,就是真實之法;誠正信實,是我們人人要堅守的規則。尤其是慈濟人,內修誠正信實,外行慈悲喜捨,叫做稱性,也就是重視誠信,這一念本性。我們若用很真誠、清淨的心,叫做稱性無染,總名叫做梵行。
我們的心若沒有污染,就如梵天王修行持上上戒,不受人間無明所污染,叫做梵行。同時還要修上上善,要修善、持戒,持得心無染垢,這就是我們人人清淨的本性,叫做梵行。若不能堅持這念心,就很容易受污染。要很用心,修得人人身心清淨,無染垢,唯有修得梵行,才能證得圓滿的菩提直道。
修行要去除無明染垢,求得「覺悟」,這條路就叫做菩提道。這條菩提道只要方向對準了,沒有偏差,自然我們就走在這條筆直的大覺道。修行並不困難,只要我們用調直心,把心調伏好,不要有染著,直心向菩提直道,就是我們要修的圓滿的行。
這個行,不只獨善其身自修,還要兼利他人,菩薩六度萬行;自修同時兼利他人,這是我們發心立願要行菩薩道。我們所修的道路不是小乘,是要展開心胸,自度度他。菩薩入人群中修六度萬行,芸芸眾生的習性不同,我們修行要適應眾生種種的煩惱無明,而不受影響,我們就是堅持要度他。
佛陀視眾生如一子,任何一個眾生,他都不放棄,在四生五道中來來回回,要度盡所有眾生。但是眾生根機不整齊,習氣千差萬別,大覺佛陀不斷入人群苦難中救度。眾生的心愈來愈複雜,佛陀盼望更多人發心立願度眾生,期待人人不只獨善其身,還要兼利他人。佛開大乘一實法門,希望我們不只是自覺,還要開啟心志,用種種方法入人群中去度盡一切眾生,這就是六度萬行。
「聖行正念淨戒定慧」,我們所要修的就是與佛同等,按照佛陀所教化,身體力行。心念正,行為就正,行為正,自然保持清淨本性,就不會受到眾生所污染了。
凡夫根機很複雜,我們投入人群中,自己先要修得好,不要「本欲度眾生,反被眾生度」;我們要淨化眾生,不要讓眾生給污染了,我們必定要持淨戒。若淨戒持得好,我們的心就會堅定,心堅定,就不會受外界所影響,如此才能得到智慧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