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》 四念處及因緣法

0觀看次
A- A+
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
20150907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042集

無明惑業遍計常,
諸法蘊行無常住,
凡夫執著四顛倒,
計斷因緣無果報。

人生如何來、如何去?這是生死事大,我們要用心體會。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都因為在無明、惑中造業;我們的念頭一起就這樣遍計,普遍計較。因為有些東西我認為是永遠不變的,這種「遍計常」。

其實,人生無常,我們卻以為永遠都是常;不知無常,常常都這樣在計較,而惹來很多的無明、惑業,這就是「諸法蘊行無常」。我們每天都在無常中過日子,時間無常住,分秒不知覺。昨天已經過了,今天一樣秒秒分分過去,還是無常住。就如現在天色未亮,但在不知覺中,天色也會大亮,這是地球公轉、自轉,不斷運行的結果,都是非常微細的行蘊。

大乾坤是日月運行,我們的身體也是隨著時間不斷的新陳代謝,從年幼一直到年輕,然後進入中年、老年,何時從壯年變成老年?「諸法蘊行無常住」,一切都是集蘊在一起,我們自己都不覺知。

「凡夫執著四顛倒」,我們凡夫常常這樣執著,「常」,無常計常;「我」,無我計我;「樂」,不樂計樂;「淨」,不淨計淨,這「常樂我淨」,一直這樣顛倒。在四念處中,我們要「觀身不淨」;心地不斷起落,要「觀心無常」;法也是無我,我們要「觀法無我」。所以,不淨的身體、無常的心,隨著日常生活在計著一切,這就是在顛倒中。

我們一直計斷因緣,就是住在顛倒中;撥無因果,不怕因果、不知因果,我們起心動念、舉步動足,所造作的一切,無不都在因緣果報中輪轉。

我們的心總是到處遊蕩,心忽焉在遠方,忽焉在近處,心力就是這樣在遍計,很多不需要計較,我們偏偏去計較;因為不知道無常的道理,不知道人人生活在這種顛倒妄想中。只在日常生活中顛倒,卻不了解因緣果報,惹來很多生死煩惱。

到底造什麼因、緣,所得到的果報,因果循環。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時間未到,不是不報。因緣若成熟,這輩子結束,緣生來世。這種四生五道不斷地循環,都不離開「十二因緣法」。

把握當下,恆持剎那,人人都要把自己的心照顧好。我們平時就要去除一切的起心動念,這種取著的心態。修行者必定要透徹了解法的起源,如此,我們才有斷生死的機會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