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》 正觀大乘 障轉慧開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
20150906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041集

正觀大乘不思議境,
障轉慧開神智爽利,
樂說無礙辯說法義,
圓融無滯樂說自在。

法若入心,日常生活中一切所見、所聞,無不皆在大乘不思議境界中,只要我們將法真正入心來,能夠體會普天之下,事事物物無一不是在為我們說法,人、事、物中,無不是涵蓋著無窮盡的法,只要我們用心。

法是不可思議,鋪天蓋地皆是法,怎樣都說不完,怎麼說都無法將這個法說得淋漓盡致。聽法之後自己要聞、思、修,好好地去思考。我們的根機,對境,法自然浮現在我們的心。這就是法之不可思議。

但是,有很多人只是一知半解,簡單聽到一句,就說「全都了解」。普天下無量數,不可算數的事物理,不過了解一項的法,怎能說通通都知道了?

我們學法,自己必定要有修行;倘若沒有修行,我們自己邊學,邊聽,沒有身體力行,就是障礙重重。名相是知道了,只是在記憶,沒有入心,變成一種所知障。

我們要正觀大乘不思議境界,天下之大,這些法離我們不遠,就在我們身邊、眼前,在我們前後左右,無不都是法,真的是不可思議。我們若懂得用法在日常生活中,對人、對事、對物,真正到達那一分大慈大悲、大喜大捨,我們行上上十善,持上上十淨戒,能夠如此,才是真正大乘法。

人人都有如來智性,人人都是平等,只是一時無明,我們要用方法將這些無明撥開,讓他跟我們一樣了解、體會。這種障轉慧開神智爽利,心沒有煩惱,無掛礙,自然能得到義無礙、詞無礙、樂說無礙,法通通了徹,沒有受到障礙。

要說別人的煩惱重重,自己的煩惱要先去除;要說別人的貪、瞋、癡,我們先將自己的貪、瞋、癡都去除。倘若差不多都做到了,自然神智爽朗,就很自在了。將我們所了解的天下事、天下物、天下理,天下人等等,自然一切樂說無礙,此即「辯說法義」。

「圓融無滯樂說自在」。我們所說的都很自在,因為所知障全都移除了,我們用出世間的智慧來講人間法,自然神智爽朗,所說的,都沒有障礙。

當然,這要先了解大乘的道理,不會受到「樣樣不執著,我知道一點點,我能說很多」,那種利口辯詞;希望我們要真修行,才能說真實法,真實法才能樂說無障礙,辯說法義,圓融無滯,才能樂說自在。所說的,人家用得到,做得到,才是真正的傳法度人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