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》根塵和合 因緣生滅

0觀看次
A- A+

 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
20150928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043集

觀眾生心善愛無量,
根塵和合因緣生滅,
善惡無記三性不定,
隨善惡念造福惹禍。

這一趟出門行腳,在短短半個多月時間,從北一直到中部,看到眾生可愛的一面,人人都表達出那分堅定的愛心。有不少上了年紀的老人家,因為慈濟走來已接近五十年了,人生歲月匆匆,所做的都不離開人間事,同時接受佛法在人間,現在依舊不改其志。

佛心、眾生心是平等,就是那分愛,那分善,不分年齡,四五十年如一日。法入心,行在法中,如規如矩,走過四五十年的滄桑歲月了。這些都是人間的寶,也是師父弟子群中的寶,這就是最有價值的人生。

再看看茫茫的社會人生,「根塵和合因緣生滅」。我們的六根對著外面六塵的境界,不論資深或者資淺,時發一念心做慈濟。也有一些人法比較沒有入心,聽著社會風雨、無明網路,他就怕了,畏縮起來,還有的人聞聲起舞,就此停滯不前。

這就是因緣啊!眾生來自於根塵和合,這個因緣的生滅,有時候惡緣生,善緣就滅了;善緣生,惡法就滅了,因緣無一不在根塵會合中生生滅滅。佛陀教育我們,信根要深,道心要堅固,尤其在現代世間。

「善惡無記三性不定」,佛經裡有說,善惡無記,到底我們人是善或是惡呢?人人本具佛性,當然是善。不過,後天的污染成了習氣,人人原本清淨無染的真如本性,生生世世受到善惡薰習,變成今生此世的我。

善的,與善人在一起,繼續接受善的影響;即使是惡人,若有一個善的環境,生命中有貴人牽引他一下,惡人也會變成善人。而本來善心的人,若是遇到惡緣現前時,環境變動,也一樣會受到惡的環境所影響,起了惡念。

「隨善惡念造福惹禍」,若遇到善緣,會合在我們清淨的本性,接受佛法的教化,身體力行菩薩道,造福在人群中。若遇到惡緣,原來的善念也會隨著惡緣消磨掉,聞聲起舞,不只善念停滯了,且隨波逐浪,惹來災禍。

善若減少了,惡就生起,這是因為眾生心無定性,人間無善無惡,隨善或者隨惡,就是三性不定。一念是善性,一念是惡性,一念是無善無惡的性,叫做三性,也叫做「善惡無記」。無記就是隨波逐流,就是我們眾生無定性,所以善惡無記。

「觀眾生心善愛無量」,我們在人間要做一位愛心無量的菩薩,不受外塵誘引我們,希望人人要根深柢固,走我們應該走的路,不要受外面的無明網給網住了,不得自由苦不堪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