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50905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040集
佛法不離世間,
人事物起無明,
動一念生三細,
尋求出世資糧,
總一切法唯心,
勸修持一切善。
佛法不離世間法,世間法更沒有離開人、事、物,而無明都是在人、事、物中產生出來的。我們動一念就生三細;三細,就是很微細的起心動念。看到外面一切的物,內心起了貪念;聽到外面的聲音不如意,起瞋怒;這種貪、瞋,都是一分無明,叫做癡。
我們一念癡念,這癡念一起,付諸行動,做了很多不該做的事。瞋怒的心,表達出很多不該有的表情與事相,這樣一直纏綿下去。
佛陀為我們分析很多人間苦、集的道理,啟動我們要滅苦,就要先消滅這些貪、瞋、癡、無明的念頭。所以,我們要能透徹了解佛法,才能增長慧命。
「尋求出世資糧」,我們要好好地找尋,如何增長慧命?慧命增長了,這一生所造作的一切,才能理出生命這條道路。
時間是一天一天過去,生命是一天一天減少,一輩子的壽命還剩多少?無常一來,不分年齡,生命就結束了,或者造成生命的無常,由不得自己的無奈。道理還不清楚,無常就發生了,這在世間也很多。
所以,我們必定要從佛法中了解生命,慧命要從求法中得來。我們若了解法,將道理吸收入內心,就是增長慧命。生命減少,我們要把握時間,趕快尋求出世資糧。出世的資糧就是法,道理要聽進去,還要身體力行做出來。聽進去是用功,做出來是德行,我們要功德並行。
人間難得會遇佛法,諸梵天王從四面八方、上、下,乘著這道光,經過很長遠的路,來到大通智勝佛的道場,各個都表達出惡道增長,天人善道就減少了。
大悲梵天王請佛轉法輪,表達出人間的事相,世間就是有這麼多懵懵懂懂;其實,法就在我們前後左右,卻是懵懂讓它漏失了。
法要去哪裡找呢?其實,法就在日常生活中。「總一切法」,佛為我們說法,是要讓我們了解世間萬法,第一轉法苦,明示集來。總一切法就是唯心,動一念心,這念心是從所有一切法,是善法?是惡法?我們要明白。
總一切善的法,也要從一心開始,聽了法,這念心要很堅定,對世事要分明。佛陀說法,也只是給我們正確的方向,唯有我們才能調自己的心,悟入要靠我們自己。
佛陀來人間說法,勸我們人人要修一切善,要了解自己的心,這是「總一切法唯心,勸修持一切善」,方能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