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》 擊法鼓 度沉溺

0觀看次
A- A+
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

20150903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038集

苦因集諸眾生造諸惑業,
而受生死逼迫沉溺苦輪,
菩薩秉慈啟悲滅不善法,
導向善處令彼道心安隱。

人生真的是苦。苦是因「集」,集來很多眾生所造作的惑業。惑就是無明,很多無明來自於一念惑,惑就是道理不清楚,所以造作很多的不善事。以致受生死逼迫,沉溺在苦輪中。生死由不得自己,既不知生自何處,也不知將來往何去向。人與人間的愛恨情仇,愛的,偏偏面對別離之苦;恨的、怨的,偏偏聚集在一起,愛恨情仇啊!

人生矛盾的事情很多。這麼多的矛盾、苦難,都是由不得自己,這就是無明、惑,而受生死逼迫,由不得自己一直沉溺下去。所沉溺的地方就是我們最不如意、最苦難、最不想去的地方,偏偏就是被業力牽引去了,由不得自己的苦啊!

看到天下新聞報導,這幾年來,難民潮很多,四處流竄,到底何去何從?在逃難途中受盡苦難的悽慘景象,實在很不堪忍,這就是人間的苦。

這種苦,集來了種種煩惱無明,造成這麼多殘酷人間的苦難,這就是惑業。眾生共業,眾生的惑,不知自己在受苦,也不知造成苦的源頭為何?造苦的結果,人人都「沉溺苦輪」。

人間苦不堪,唯獨需要菩薩,「菩薩秉慈啟悲」,秉承佛陀的慈悲教化,了解要用愛的力量度化眾生,希望人人啟動自心造福,創造人間的福業,這就需要教育,所以秉慈。

看看諸梵天王,從八方、上、下,來到大通智勝佛的道場,要請佛轉法輪,希望大覺者能將人間苦難如何起因的法,清楚教導眾生如何消滅苦難。

這種集與滅苦的源頭,開示眾生如何滅苦。佛陀就為大家分析,苦的來源因為集,集的源頭起自一念心。人人的心王、心所,人人的心所法,這念心王一啟動起來,緣著境界,吸收一切欲;欲念一啟動,就會造成很多佔有,取不得就動瞋怒,怨恨情仇就起來了。

苦難已造成,就要「啟悲」,啟動大家的悲心,「滅不善法」。滅不善法,這念心需要大覺者來教化。「滅不善法」,才能將人人「導向善處令彼道心安隱」。

人群中的苦難,必定要啟動悲心,才能誓願入人群。佛就是為人間苦難才會來人間。所以,我們要秉承佛的慈心,來啟動悲心,行菩薩道,入人群中去滅不善法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