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》 行因趣果 隨緣化度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
20150829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033集

行因趣果隨緣化諸眾生,
富中之富喻從光入明亮,
富中之貧喻從光明入暗,
貧中之貧喻從冥入黑暗。

常說「行因趣果」,每天起心動念、舉手動足,無不都是從一念心開始,我們所造作的一切起源,有開始就有結果。心念一起,想將物品挪移一下,手就動作了,這就是因;放到另一個位置,就是果。將物品從此處移到彼處,一個輕輕的動作,也是在行因趣果中。

為何要移動物品?其中一定有因緣。或許原來的位置不適當,覺得搬來這裡比較順眼;依這個因緣,而起動作,新的位置就是結果。日常生活中常有「行因趣果隨緣」,連這麼小的事情都沒有離開因緣果。

發心修行,就是大事情。從今生開始發心立願,今生的因,這顆種子就開始要動作了,入人群去結好緣,隨緣度眾生。今生此世是這樣,來生來世同樣是如此,繼續這顆因的種子,立堅定的道心,走這條菩提大直道,步步踏實往前走,這當中都沒有離開過去所結的因、所發的心、所結的緣,累累結果就隨因緣度諸眾生。

富中之富,若能用富有愛的心,去教導所有眾生。眾生原來就富有,有福又能夠接受這分善法,從富中再發揮這分愛心,去布施、救濟、去行善法。這是譬喻本來就很亮麗、光明的人生,再走入那條光明的大道,這就是富中之富。富有愛心,造諸善事,修諸善法,「從光入明亮」,走入光明的大道。

若是富中之貧呢?譬喻乘著過去生的福而來今生此世,能夠依報富有人家;或者有好的因緣,打拚成功了,富有一世,卻不懂得將富有的種子,再去播送給貧困的人,好好去造福人生。賺再多的錢都只為了自己,空有外形財物的富有,內心還是很貧乏、很空虛,慢慢就從光明入黑暗去了:這就是從光明入暗。

若是貧中之貧呢?這輩子既貧且病,兼之心理不健康,身心俱病,苦不堪言,由不得自己過去生中所造作的業力,今生此世這條道路走得很辛苦,一直都在黑暗中,沒有貴人指引,看不到光明的方向,這是從冥入黑暗。生命中所注定,從冥冥黑暗、迷茫中,走入更黑暗的地方去,這就是貧中之貧。

在人間也有貧中之富,過去生雖然造了貧困的因,卻也有造致富的因;今生此世,來人間雖然貧困,卻有貴人接引,他看到人間的光明,起一念心往著光明的方向,雖然很辛苦,但很願意盡心力付出,就是貧中之富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