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50826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031集
光源不移,十方共向推尋;
方向無形,空無邊相大空;
覺性慧海,法界虛空難量;
諸梵人天,如規十方同向。
諸梵天王分別從十方而來,推尋這道光明。佛出世人間乃是大因緣,就要大轉法輪,佛光照射四面八方、上、下,都能受到這道光的照耀。
佛就是「覺」,「覺」是理的源頭,若對所有的道理不覺,永遠就沒有理可說,要覺悟體會道理的來源,才有法可說。
說法是一大因緣,覺者體會天地宇宙萬物真理,能夠向人間說法,這就是道理的源頭。這個道理原來就有,但是人人不覺,不知就等於沒有道理存在;其實,人間都隱含著道理存在。很多道理的源頭是永恆存在,只是人人不覺,就沒有道理可說。
文字只是一個相,已經有文、有字了,寫得出來,這是有為法。道理是無為法,無為法就是沒有改變的餘地,因為它是無形、無體、無相,就是永遠不變。
道理是一個源頭,「光源不移,十方共向推尋」。發光的源頭不移,道理是永遠存在,塵點劫以來都不變,但是各在不相同的方向。他們現在各自從十方向著那個發光的原點去推尋。
「方向無形,空無邊相」,叫做大空。其實,道理就是空,真正是無形無體,任何方向來看它,東說西,南說北,西說東,從各自的方向來看這個理,各有各的表達方式、語言,本質還是同樣不變。
不論哪個地方,同在這個空間。我和你們的方向不同,我若轉過來,與你們同一個方向,但是,這面牆還是屹立不變。理本來就是無形空無邊相,就是大空。
「覺性慧海,法界虛空難量」。我們人人都本具覺性,只是被無明覆蓋,覺性沉迷,被埋了;要不然,人人都與佛有同等的「覺性慧海」,在這個「法界虛空難量」。法是遍虛空法界難量,無法測量。這是佛陀所覺悟的境界,卻也是我們凡夫所迷的境界。
「諸梵人天,如規十方同向」。諸梵天就是八方、上、下,等於是十方,如規如儀,大家都是用很虔誠的心,感受到這個光的照耀。每一位天人都看到這道光,發現真理,很歡喜。
所以,大家都是一心,同一個方向到人間來了,叫做「如規十方同向」。這些天人按照規律來到佛的道場,大家都是心生歡喜,恭敬禮拜,繞佛散花等等,這就是如規。四面八方,上、下,十方全都同一個方向到了道場見覺者,那種散花供佛,圍繞請轉法輪的景象,是多麼莊嚴呢!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