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50825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030集
梵天淨行因緣,威儀規範不缺,
守清凈戒無染,修諸上善淨福,
梵天身心妙圓,身淨自瑩之光,
照物澄徹理明。
梵天,在人間修行就是修上上善、持上上戒;總之,是在人間行善、守規矩,至善的好人。累生世不知修了多久的人間福,守持長久的人間戒,無不循規蹈矩,累生累世持戒修行,又在人間造福,了解道理;只是微細的惑還未斷,不過他乘清淨的福業,報生在梵天。
梵天,就是清淨,超越了欲界,在色界裡。色界的物質都很乾淨、很莊嚴,到處都可以看到寶物,這是天人所享受的環境。在我們人間的環境就各不同了,有穿金戴銀的富貴人家,也有分無立椎之地,又貧又病的人生。
常常看到人間菩薩為這些苦難人清掃家裡,為苦難眾生付出,疼惜、照顧,像在疼惜自己的親人般付出,這就是造上上福。在人間造福,付出無所求,人人也都守規矩。
所以,修行在人間並不困難,菩薩在人間力行善事,付出無所求,同時要修自己的身與心,心無貪著,身無犯戒,我們心不貪著,身體不殺、不盜、不邪淫,這就是在家人的好修行。
心不起欲念,完全沒有想要得回報。只看到被幫助的人安住了,開心展露笑容,又能看到人間苦難相,警惕自我,這就是在人間行善事,同時修淨行,叫做「上上善」;行善,無所求,也是「上上戒」,做好事,壞事都不犯,勤修身、口、意三業,勤行十善,叫做「梵天淨行因緣」。
在人間這樣付出,有這種因緣的累積,就是「威儀規範不缺」。在人間不犯戒,對人應該有規矩,對自己內心有規範:什麼不可做,就絕對不會去做,待人接物,按規矩而行,這是在人間修行。自然人人看了就覺得很端正,很有威儀。這就是在人間所造作的,做事不亂來,威儀規範在人間無缺,叫做規戒。
「守清淨戒無染」,不貪戀、不染著。「修諸上善淨福」,所修的就是淨福。別人做不到,我們願意去做,且做到了。梵天累積很多生世在付出,在人間這樣走過來的因緣,他們報生在梵天。梵天的身就是妙,很圓滿,身形都很莊嚴。在那種富貴的境界,在色界天中,所享受的物質都很好,穿戴也都很好,所以「身心妙圓」。
那個色界天,已經沒有欲心,沒有染煩惱,他們是「身淨自瑩之光」。他們的身形,就是很乾淨、很亮麗,好像身上會發光,能夠「照物澄澈理明」。那個地方人人都很明理,身心很清淨,這就是梵天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