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》 佛出光明 稀有大覺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


20150731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008集

大德無上大士契悲智,
菩薩立誓宏願四無量,
顯大慈慧光明異常瑞,
必是世所希有大覺人。

「大德無上大士」,「大德」表示至高無上的德行,萬行圓滿,也就是無上大士,亦即大覺有情者。

「大德無上士」要契悲智,心要與佛心相契合,佛心就是大慈悲心。佛,就是無上智者。無論啟慈運智,或者啟悲運智,都是「悲智雙運」,就是「大德無上大士」。

修行必定要啟悲運智,悲智雙運,這個過程就是行菩薩道。菩薩要立四弘誓願、發四無量心,這是佛佛道同,諸佛的通願。每一尊佛都要經過發「四弘誓願」,行「四無量心」。

發菩薩心,目的就是要成佛道,對自己一定要先立「四弘誓願」。四弘誓願已立,修行不能缺少「四無量心」,大心已經啟發了,宏願已立了,「四無量心」要身體力行,這是向外行慈悲喜捨。從發心到成佛的過程中,內修四弘誓願、外行慈悲喜捨四無量心,內修外行,付出無所求。

我們依次修行,時間有多久呢?大通智勝佛是塵點劫以前,生生世世一直走在這條菩提道上,內修四弘誓願,外行即是慈悲喜捨,塵點劫以來,已經願行合一,悲智合一了,願與行都會合了。

「顯大慈慧光明」。記得大通智勝佛坐道場,一坐十小劫,諸天都來護持道場,時間很長久,之後思惟:悲智會合了,顯慈慧光明。慈悲造福人群,內心清淨如琉璃的光透徹了,開始光明現照。光相從東方照射出來,十方都見到光了。這道光很異常,與平時的光不同,其中必定有原因。不是大德天生,便是佛出現世間,這是很祥和的異兆。

大家循著光往源頭尋找,這就是大智慧、大慈悲,心地光明發射出的光,「必是世所希有大覺人」所發出的光。大覺,來自大德,無上大士,他是契悲智而來,在塵點劫以前,就發心立願,把握當下,恆持剎那了。當下那念心,塵點劫以來不遷不變,這念立「四弘誓願」,「四無量心」,把握當下,恆持在剎那間一直到現在,我們要時時把握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