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》 降伏四魔 安隱成道

0觀看次
A- A+

 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


20150719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997集

佛大威力能降伏四魔,
折伏攝受眾生造業因,
悲智圓融稱大雄世尊,
佛具萬德世所尊重故。

任何一尊佛,大通智勝佛如是,釋迦牟尼佛亦然,無量無數諸佛都一樣,歷經長時間的修行,入人群、度眾生,要歷盡很多人生的考驗。修行,若沒有經過一番很強烈的苦修、淬鍊,如何成為精純的器物呢?

成佛,要先降伏四魔。四魔,就是煩惱魔、五陰魔、死魔、天魔,我們要經得起這四種魔的考驗。煩惱魔,平時要如何降伏人間事物、人我是非等等的煩惱無明呢?除了煩惱魔的困擾,又有五陰魔。五陰,就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。

色,日常生活中,一切的形色、聲音,使得我們被無明所包圍,僅僅在色與聲中,就牽引出很多的喜怒哀樂,何況受?感受讓我們的內心不斷造作一切,相印在心裡,醞釀在我們的思考中。

你去侵損別人的需要,破壞別人的利益讓自己得利,惹人怨就結惡緣,不好的緣變成不好的因,收在我們的識,這是一種結果。這就是心魔,造作很多的煩惱魔與五陰魔,究竟結下多少的惡緣呢?

一輩子結束,就是往生了。結果死魔來臨,雙手空空,什麼也帶不走,所帶走的是業。「去」就是來生,來生的依報、正報在什麼家庭?

其實,這個善本來平時就在做,只因為一點點的無明,人為所造作,就困惑我們的心,不再行善。這是自己的心魔,也叫做天魔,阻擋你行善做好事,因緣啊!這也是我們在修行中會遇到的事情。

日常生活中,既然挑柴運水無不是禪,就不必再浪費時間,用心在每個當下就對了。要如何降伏在日常生活中,常常來擾亂我們的煩惱魔、五陰魔、死魔、天魔呢?

「折伏攝受眾生造業因」,佛陀覺悟之後,已經降伏四魔,回歸回來就是降伏攝受,降伏自己的心魔,將道理說給大家知道,讓人人懂得修行,了解四魔永遠都在困擾我們的人生,分析很多道理,讓我們知道眾生造業的因。

「悲智圓融」,佛陀自己降伏四魔後,又教導我們清楚道理,修善因,防止惡的因,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,降伏眾生的惡念,預防四魔現前,這是悲智圓融,自覺覺他,稱作大雄世尊。

「佛具萬德,世所尊重故」,稱為世尊,佛德已經具萬行。我們學佛,也要這樣走過來,能夠自覺覺他。佛陀現相人間來教導我們,道理是這樣走,釋迦佛這樣走得過來,我們跟著他的腳步走,無論時間多麼長久,自然具萬德。我們所有要修的悲智圓融,慈悲心、智慧行,成就一切眾生,叫做佛具萬德。亦即覺者已具足萬德,為世間所尊敬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