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50625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975集
前五人得佛授記,會中有下根聲聞,
以佛果非己智分,故不發大心入群,
是謂彼等上座,承擔大法宜得授記。
回顧過去,從〈授記品〉一直往前推,總共有五位弟子得佛授記。這五人,以舍利弗為先,接下來是迦葉尊者、須菩提、迦旃延、目犍連。
他們授記的國土莊嚴,佛壽之長,正法、像法很昌盛。國土的人心都很單純,而且很有智慧;更難得的是,人人奉持佛法、好樂佛法、接受佛教等,就是他們成佛之後的依報、正報。
回顧過去這六品,佛陀在〈方便品〉中,開權顯實,道理敘述出來了。舍利弗是上根機,一聞就能體會佛陀的心意,知道四十多年間,佛所說的,無非就是投眾生根機;內涵的真實法,佛陀還沒開始說。
佛陀不斷讚歎佛智,讚歎真實法,歸究未來就是成佛,成佛的過程就是發大心、立大願。舍利弗從〈方便品〉開始體悟,到〈譬喻品〉完全透徹了,與佛陀互動對機,佛陀就為舍利弗授記。這是第一個上根的人,佛陀為他授記了。
接下來的〈譬喻品〉,「火宅三車」喻,其餘四位尊者看到舍利弗已經領解了,願意發大心、立大願,要棄小從大;「窮子喻」,表達自己就像貧窮子。佛陀了解這四位弟子已心開意解,且已發大心了,菩提種子已經萌芽,及時要為他們授記。
〈譬喻品〉、〈信解品〉之後,佛陀開始講〈藥草喻品〉,再讓大家加強信心,了解法是平等,一雨所潤,隨眾生根機大小接受。先讓大家了解了,才開始為這四位弟子授記。
現在〈授記品〉已經結束了,但要結束之前,佛陀慈悲,憐憫眾生,深恐下根機的人「以佛果非己智分,故不發大心入群」,擔心下根機的人生出自卑感,「非己智分」,以我淺薄的智慧,可能無法接受佛果。
「是謂彼等上座,承擔大法宜得授記」。這些小根機的人覺得:能得佛授記得佛果的人不是我,因為我沒有這個天分。真正能得授記,「彼等」,是指前面五個人,這些都是佛陀座下的首座弟子。他們要承擔大法,應該得佛授記。
前文提到:「其數五百,皆當授記」,將來也能成佛,大家好好用心,要善聽。佛陀擔心這些人一直消沉下去,就預言說,會中五百弟子皆得授記,汝等,還是要用心善聽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