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授記品》 於佛智慧 皆不退轉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


20150623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973集

佛乃是為世間大慈悲父,
應化堪忍五趣作大導師,
四十餘年隨機終一實乘,
最後授記見證將來成佛。

 

佛陀乃是世間的大慈悲父,佛陀這一世來人間,就是為了要救度眾生;人間是堪忍世界,也是五趣雜居的世界。「五趣」就是五道──天道、人道、地獄道、餓鬼道、畜生道。「五道」,也叫做「五趣」;五個趣向,也就是五條路。

為何會有「五趣」、「五道」呢?就出在我們眾生心的趣向。

我們一念心善,心的趣向就是往天堂。因為善念一定是善行,他有善念,造善業,很圓滿,生在天道;若是做人守規戒,人倫守得好,就是人間道。趣向在人道,能保住人身,不會墮落地獄、餓鬼、畜生道。

若是一念惡生,不守人倫道德,家庭倫理蕩然無存,在社會群中無禮義、無忠信,所造作的只為私利,不擇手段,違背良知,做很多惡逆的事情,肯定就在地獄道。

或者為人時,他只在意一己私利,不願意布施付出,貪得無度,永遠都不滿足,一直貪為己有,將來的果報就墮落在餓鬼道。畜生道就是完全沒有倫理道德,不懂禮義,不知廉恥,所以墮落在畜生道。我們修學佛法,要很清楚五趣、五道的去向,就是來自一念心。

在這五趣雜居地,人心的濁氣很重。所以,從心的濁氣造作在人間,人間的濁氣已經充遍大空間。佛陀從成佛到滅度,在人間說法四十九年的時間,眾生或愚鈍或自利,不斷隨眾生根機來教育,可說備極辛苦。但是,最終現出一實乘法。

過去是用種種方法引度,你們過去只修小乘,還不夠,要入人群中,加強你們的信心、道力,加強你們開闊的心量,才能向前前進;這就是佛陀晚年要做的大整頓。四十多年過去了,要歸於一實乘法,就是要加強了。

「最後授記見證將來成佛」。佛陀將要入滅之前,準備向這些弟子做一個交代,你們要加強力量,放下你們的煩惱,好好地發大心、立大願,用包容的心,用感恩的心,用敬愛的心,入於人群中,將來絕對會成佛。

儘管人間是五趣雜居地,有這麼多困難的事情,儘管未來濁氣愈來愈重,人倫道德愈來愈衰敗,才更需要歷練出大根機的人,歷練出能夠負責、能夠將志業傳承下去的弟子。

人人都具有佛性,要啟發出來,人人都是未來佛。所以,我們要供養很多佛,要培養很多人。一生無量,無量從一生。芸芸眾生就是一顆種子,只要一顆種子成功,他就能再去接引、去感化無量數的菩薩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