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50603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954集
為小乘行獨善恆求聖法,
雖經多劫不得成正覺故,
記因授果奉覲若干億佛,
須發大直道心然後成佛。
佛陀說法,有好因緣的,發心修行出家了,專心修清淨行,以求一路平順修行。的確,這是我們修行的目標。但是,不只斷除小愛、斷煩惱而已;還要擴大愛,發大心,回歸人群度眾生,這是修行最終的目標。
佛在大眾中說法,這群弟子也是在場聽法,卻是一直執著在小乘行,即便用很長久的時間恆求聖法,他們就是獨善其身。他們並沒有要再回入娑婆,廣度眾生的心願,只知恆求聖法。
「雖經多劫不得成正覺故」,他們過去生以來一直修在小乘行,獨善其身,雖然歷時很長久,還未啟發大心,「不得成正覺故」。
他們認為娑婆為愛恨情仇的煩惱所逼迫,已經斷除一切迷情小愛的糾纏;卻是欠缺這一分清淨心回入娑婆。若沒有發大心入人群,即便經過多劫的長時間,也無法得正覺;因為欠缺這分清淨的心,入人群結清淨的福緣。
這要用很長的時間,一直到佛出現人間,有這個因緣親近,受佛直接的指點、開示。今生此世,佛陀看他修行的過程,引出他過去生累積的因緣,這是「記因」。要觀察過去,就是從現在的表現,再推及之前所行的因;過去如何修行,是什麼因緣來到今生此世?
看現在,推過去的因。據此「授果」,授未來能成佛的果記。須菩提就在此刻,得佛陀授記了,授記將來「奉覲若干億佛」。同樣要奉侍、供養三百萬億諸佛,很長的時間。
過去的因,是累世在小乘法中;從現在開始以迄未來,「須發大直道心」,直接行在菩薩道中。雖然還要奉覲三百萬億佛,生生世世行在菩提大直道上。這念心就是發大心,接受大乘法,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,恭敬三寶,恭敬佛、恭敬法、恭敬僧,長久的時間六度萬行。
六度四修,不斷在這菩提大直道中,向前前進,然後成佛,這就是須菩提修行的過程。過去生中,累生累世都在小乘,既已受記未來成佛,一定要發大心、行大法,在大直道中入人群,此即回小向大,回歸娑婆世界度眾生。
這種心願,就是回歸到「四弘誓願」,與「四無量心」平行,這就是佛陀為弟子授記的目的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