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授記品》 常修梵行 得成為佛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
20150530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 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951集

無餘修,佛德具圓滿福德之資糧;
長時修,經三大阿僧祇劫而不倦;
無間修,謂精勤勇猛無剎那廢修;
尊重修,謂恭敬學所修如來之因。

修行最重要的,就是要虔誠恭敬,對佛、法、僧,要有這一分恭敬的心。對佛恭敬,就是好好聽法;對法恭敬,法要入心,好好用心修行;對僧恭敬,就要殷勤無間。這是我們修行的四種方法。

「無餘修」,佛陀歷劫以來,不間斷修行,在人群中修福緣、長智慧,福德因緣都是用很長久的時間。佛陀能圓滿福德,就是長久時間累積了資糧。

無餘,就是時間都沒有漏掉,累生累世任何一個眾生都不讓他漏掉,把握時間入人群度眾生。他對五道四生的眾生一個也沒有放棄,在任何時間,對眾生都是充分付出、充分修行。時間點滴不漏,入人群中,對眾生平等疼惜的愛,這就是他修福德的資糧。

因此,他必定要「長時修」,要用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修行而不懈倦。三大阿僧祇劫,這麼長的時間無懈無倦,就要很精進。要精進,要忍耐,才能歷三大阿僧祇劫而不倦,這都要用很長久的時間修行。

還要「無間修」,無間,就是在精勤中還要勇猛,沒有剎那間廢修,不荒廢分秒。人生苦短,豈能將我們的心消磨在雜念呢?豈能將我們的身與心荒廢在煩惱無明的病態中呢?我們要把握時間勇猛精進,認真修行,叫做無間修。

修行就是要去除我們心理的無明惑。對人、事、物,都要很清楚,把握時間,不要荒廢我們的身心力量。

還要「尊重修」,也就是要「恭敬學所修如來之因」。我們要用很虔誠、很恭敬的心面對佛陀過去所修的行,佛德圓具,非常圓滿;五道四生,無不都是佛陀所要拯救的目標,以及修行的道場。

我們大家要學的,就是如來因,目標是到佛的果位。人人學佛,正是為了要成佛,所以,我們要很恭敬尊重三寶。佛寶,我們要恭敬尊重,以佛陀為典範;我們要恭敬法,因為法能成長我們的慧命,要用三大阿僧祇劫的長時間,不斷累積資糧;還要維持自己的僧格,因為佛的法脈要由僧來傳,我們荷擔天下眾生的重擔,就要好好鍛鍊自己的力量,以荷擔如來家業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