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授記品》 大心聲聞 紹隆佛種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
20150522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943集

無漏後身即聲聞果體,
法王之子即大心聲聞,
亦得授記紹隆佛種故。

佛陀在晚年時,一直盼望所有弟子都能體會佛的本懷。佛陀本懷所盼望的,是人人回歸真如本性,透徹真如的道理是遍虛空法界,用在生活中,每一件事物、人事,無不都在道理當中。

這個時候,弟子終於了解佛的心意了。佛陀所說法,一旦能夠體會了解,開始要發大心了。所以,「無漏後身」就是聲聞與緣覺的果體。

聲聞、緣覺原來是獨善其身,修持戒、定、慧都清淨了,這本是聲聞、緣覺所修的果體;但是,佛陀希望他們發大心、立大願,不只自覺,還要去覺悟他人。

過去向人群大眾說法,根機較高的,佛陀就用大乘法鼓勵他們,啟發他們發心入人群利益眾生。現在佛陀很盼望的,是跟隨在身邊的聲聞、緣覺修行者能成為傳法者,不只是今生,即使未來生世仍要發這個大願,稱為法王子。

若要傳這個大法,他要發永恆的大心。佛陀的心懷,希望他們分段生死可斷,變易生死要透徹,發心再來人群中。不是受無明、煩惱、惑業給牽引來的,而是清清楚楚為著來人間度眾生而來的。

現在所說的對象,「法王之子即大心聲聞」,完全針對著要發大心,現在隨師的弟子眾。人人若能發大心,煩惱、無明都去除,來生就是在人群中度眾生的菩薩,「亦得授記」,就能受記了。

此時候,佛陀開始要為這些發大心的弟子授記了,這是「紹隆佛種」。所以,〈授記品〉是佛陀尋尋覓覓在找種子,哪個人是發大心、立大願,去除煩惱,斷無明惑,已經斷分段生死、也透徹變易生死,心很定,這種無漏後身;也是守戒、修定、修慧,完全清淨了,又能發大心,叫做「無漏後身」。這是修清淨行的聲聞,再加上發大心,堪任行菩薩道,生生世世在人群中傳法,紹隆佛種。

現在我們所聽的法,是兩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出生人間所說的法,經過編譯,流傳於現在。佛陀不在人間,但是法身在人世,這當中必定要有人將法不斷延續、反覆再說,一直傳承下去,讓人人有聽法的機會。

所以,人人要發大心、立大願,不只是聽,不只是說,還要身體力行。佛法是讓人看得到真正的慈悲喜捨。它是一個道理,是能走的路,看看有多少人把這條路鋪出來,走在這條路上。這就是我們要傳的法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