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20150508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931集
奉覲世尊外託勝緣,
具足諸佛無量福德,
廣宣等法內積勝因,
成就諸佛甚深智慧。
佛陀要為迦葉尊者授記,迦葉尊者得要奉侍供養三百萬億諸佛,時間很長;不過,修行本來就要不斷累積。因為我們凡夫也是無央數劫來,累積重重疊疊的煩惱,現在要修行,回歸人人那念清淨無染的真如本性,必定要一層層剝除長久累積來的無明煩惱。
「奉覲世尊外託勝緣」,除了要內修因,因,也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;要使真如現前,就要「外託勝緣」。於外,我們要依賴外在的勝緣,「託」就是託付的意思。我們要外託勝緣,三百萬億世尊教育的勝緣。
其實,佛陀的含意是要我們視人人都是佛,對人人要尊重,把人人都當作未來佛,與他們結好緣,在他們身上得智慧。眾生的煩惱無量,我們面對無量的煩惱,就要有無量的菩提來對待,才能與人結好緣。對煩惱很重的人,我們要用方法減輕他的煩惱。
我們去教育他,他能幫助我們成長智慧;若能如此,從眾生的習氣中,我們就能得到很多的福緣和智慧。奉覲三百萬億諸佛,不就是如此嗎?所以,「奉覲世尊」,在我們眼前的無不都是佛,把握時間,託大家的緣,讓我們趕快得福、得慧。「具足諸佛無量福德」,若能將大家當作是佛,我們要造福、修德的因緣就很快。
「廣宣等法內積勝因」,我們要不斷不斷宣導佛陀慈悲平等的教法。廣宣慈悲等觀,慈悲平等的法,就是「內積勝因」,才能「外託勝緣」。我們要以慈悲喜捨、平等的心態,面對大眾人群去造無量福,如此才是「內積勝因」。
我們要不斷累積在人群中付出而無所求。雖然我們無所求,卻是因緣成熟,一粒粒的種子都入我們的藏識,叫做「內積勝因」。
「成就諸佛甚深智慧」,我們要與佛同等的智慧,深而高,回歸到盡虛空、遍法界的法性,叫做「甚深智慧」。因為這麼多眾生,視同諸佛的尊重,在眾生中造無量福,才能在眾生中得到無量甚深的智慧。
在這個時代,災難偏多,見苦知福,了解人間國土危脆,體會無常,要好好修行於道。若是心中有佛,「具足諸佛無量福德」,正是我們好修行的時候。所以我們要「廣宣等法內積勝因,成就諸佛甚深智慧」。真正的智慧就是從「菩薩所緣,緣苦眾生」中得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