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50509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932集
國土天時人間,正依行與法,
國土淨者平等,淨心之所感,
瓦礫荊棘雜心感,
便利不淨染心感,
坑坎堆阜諂曲心感。
經文說,佛陀讚歎迦葉尊者將來會成佛,但要去親近、奉侍、恭敬、尊重三百萬億諸佛。其實,我們若看人人都是佛,對人人都很恭敬、尊重,希望人人接受我們的誠意,能夠心平氣和受法;如此,國土才能平正,這個國土才會多一些好人、智人。
這得視我們「依正行與法」,既然生來這個地方,既來之,則安之。我們依止在這塊土地,就要疼惜、保護這塊土地,人人要和睦相處,這樣受法,叫做「依正行與法」。
「國土淨者平等」,國土要能真正平和,就要慈悲平等觀,自然天時地利人和。所以「淨心之所感」,我們的心要很清淨,沒有貪、瞋、癡、驕慢、懷疑,這樣的心就能慈悲平等。國土清淨,人心清淨,慈悲平等,才能感得社會祥和、平安。
「瓦礫荊棘雜心感」,瓦礫荊棘,就是我們的雜心所感染;雜心,就是心不專。修行心不定,欠缺思惟修,一天到晚煩惱,常常心都像垃圾,常常說話帶刺;這種雜心,就是我們的煩惱心。
「便利不淨染心感」,染心感得便利不淨。我們的心若起無明,一直要去傷害人。看別人在受苦,社會在混亂,他好像很痛快,這樣的心態,就是瓦礫荊棘,這是雜心。這種雜染心會感得便利不淨,染來很多不好的習氣,染來很多種不誠意的心,這種坑坎堆阜,就如一大堆的垃圾。
我們若有這種瓦礫荊棘雜心,將來所受的依報,下輩子帶去的業就是這樣感染、諂曲的環境。所以,我們現在要很用心,將心整理得很平,以莊嚴我們的心地。
所以說,「國土天時人間」,在我們的依正二報。我們現在依在這個國土,在這個地方生活,就要好好接受佛法,身體力行。要國土平安清淨,我們的心就要清淨,不要有「瓦礫荊棘的雜心」,更不能有污染、諂曲的心;否則,我們來生帶去的業,就是這樣的環境。
因為佛陀向迦葉尊者授記,未來迦葉尊者成佛,還要奉侍三百萬億這麼多的佛,這樣長時間的付出,恭敬、供養;不如我們現在對人人都視如佛般的付出。若如此,心淨土淨,來生來世,帶法入人群中,淨化人心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