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藥草喻品》 權實不二 入於佛道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
20150502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926集

當知明開權顯實,
獨覺為修證自利,
人天戒善勤修福,
菩薩不於中間求。

佛陀講經說法四十多年了,到第四十二年因緣成熟,開權顯實,在法華會上向大眾宣告,過去是應眾生根機而設教說法,現在是應本身之意,佛陀心所懷的一實法。

佛陀打開過去的權教,是方便殷殷善誘的方法,要到達的目的地,就是回歸真如本性。人人本具內心真理,是與宇宙天體合而為一,讓我們的心能遍虛空法界,了解真理本來無體無性,還有什麼好求的呢?

不過,聲聞、獨覺就是這樣執著,他們的修行,只求證羅漢果,證到寂靜涅槃的境界。他們害怕再來人間輪迴,只求自修自利,希望今生此世證得涅槃寂滅,這是聲聞、緣覺所修行的目標。若是人天,就是求天福,求不失人身,這都是有所求。「菩薩不於中間求」,既不像聲聞、緣覺要求得涅槃,菩薩無所求,他已經超越人天享天福;因為天福享盡,同樣要再墮落。

人間處處陷阱,守五戒,能不墮三途,但又談何容易呢?菩薩已經了解無所住相。他知道諸法皆空,守於中道,他無所求,只希望能夠打破如塵沙一樣的無明煩惱惑,他已透徹了解道理。

現在他不求人天福,也不在聲聞、獨覺求涅槃,就是發大心、立大願,要入人群中拯救眾生,而不受眾生的煩惱濁氣所污染。他不怕辛苦,願意與佛陀一樣,來來回回,為眾生而入人群修行,為眾生入娑婆,這是菩薩所求。

要當菩薩,其實並不困難,因為佛法就在我們的生活中。在《華嚴經》有說,「三世一切佛法,皆是自心現量。」佛陀一直希望我們能了解,「可知離心何有佛法」。離心以外,還有什麼佛法?不過,我們要藉外面的事相來鍛鍊內心的自性佛。一旦離開心,就什麼都沒有了。

總而言之,佛陀向我們說虛空法界的法,歸入內心,開啟我們的自性智慧。密雲法雨甘露,無一不是潤濕人人自性佛的種子現前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