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藥草喻品》 聲聞緣覺 漸入一乘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


20150429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923集

人天善戒漸進三乘,
聲聞緣覺漸入一乘,
由真實法至於究竟,
三草二木各有勝進。

「人天善戒漸進三乘」,我們學佛必定要守持戒律,就如學生也要遵守規矩一樣。我們學佛要依教奉行,也就是要行善、守戒,亦即「眾善奉行,諸惡莫作」。

做人最根本的就是守五戒。第一是「不殺戒」。不只不殺,更要護生,保護眾生的生命。第二,是「不偷盜戒」。不偷盜,要守好生活規則,顧好我們這念心。第三,「不邪淫戒」,要守家庭倫理的戒。家庭倫理,孝養父母是天經地義,對子女負責教育,也是應該的事。

第四,「不妄語戒」。開口動舌無不是業,有「兩舌」、「惡口」,也有「妄言」,或者「綺語」,這四種過失。我們學佛聽法之後,還要說法、傳法,口業要顧好。

第五,「不飲酒戒」,我們要照顧好自己的心,不要好酒貪杯,飲酒亂性,菸酒戕害身體,亂了自己的心性。現代人又加上吸毒,所以,要遠離菸、酒、毒。

我們修行學佛,除了守五戒,還要行十善,行善再加上守戒,就是人天善戒。若能修人天福,就得人天道的福報,更具足的,還要去除煩惱無明,進一步漸進三乘。

三乘是聲聞乘、緣覺乘、菩薩乘,能去除煩惱無明,不受世間的勢力所制伏,這就是堅定菩薩心,在家人也可以超越聲聞、緣覺,故說「漸進三乘」。

佛法從耳聞,了解既已會遇善法,了悟人間無常,決心行菩薩道。所以,三乘——聲聞乘、緣覺乘、菩薩乘,是從人天善戒超越到菩薩的境界,這就是我們要學的。「由真實法至於究竟」。從真實法堅定真實的道理,一直到究竟行菩薩道,一心要到佛的境界,這就是堅定道心。

「三草二木各有勝進」,我們修行,接受佛陀的法雨滋潤,從初發心一直到究竟十地妙覺的程度,我們的心要堅定向前前進。

聲聞、緣覺獨善其身,只斷自己內心的煩惱無明病,還未發大心入人群傳佛陀的教法,叫做藥草。像這樣的人聽法,至少也能守護他自己的規矩,沒有犯戒,沒有煩惱,不會侵犯他人,這是小藥草。我們從小草,要成為大樹的種子,就要用心受一乘法。

其實,佛陀的用心,只是我們眾生根機不同;心地撒的是什麼種子,就生長什麼樣的植物出來。所以,我們謹記著既然要耕這片心地,就要發大心、立大願,才能從小樹到大樹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