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藥草喻品》 法一機異 契立心願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

20150427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921集

先明法一機異 普得具足,
即現世獲安隱 依教修行,
後生善處受樂 依正適法,
二乘值佛世故 轉小向大。

「即現世獲安隱依教修行」,同樣的法,隨各人根機大小接受。佛陀的教法是一實相法,是大法,小根機的人也能接受,大根機的人也能身體力行。

凡夫一時熱心接受,但是根機小,不堪實行,就會反反覆覆。佛陀還是用溫柔的軟法,或者用鞭策、嚴厲的法,去應眾生的根機。這在禪宗叫做棒喝,有時看他沉迷不醒,就要大聲呼喊。佛陀的愛,弟子總是要教,軟硬都要兼施,才知道要修行。

修行要有穩定的心,否則一輩子很快就過去了。佛法也有懺悔法門,知道錯了,就要懂得懺悔,懺悔即重生;若不懂得懺悔,永遠都不知苦,帶業來來去去六道輪迴,煩惱愈多,這個劫濁的濁氣就愈重,災難頻傳。所以佛陀希望眾生能及時依教修行。

「後生善處受樂依正適法」,我們若能好好用心修行,這輩子不論如何坎坷,若有因緣接受佛法的教育,法入心來,就能安住自己的心。既發道心,就能身體力行於道。「後生善處」,由這一次的因緣,安穩住我們的心,自然就「後生善處受樂」。

很期待我們出生的地方,能夠遇到正法,所以「依正適法」。依正,依止在佛法昌盛的環境,繼續過去前世所聽的佛法、所造的因緣,依正二報在今生此世,或者來生在值遇佛法昌盛的地方。有昌盛的佛法,社會就安定了,在安定的社會能聽道理,受佛法,就是最快樂的了。

「二乘值遇佛世」,故能「轉小向大」,任何一生世,我們都要好好修法。有法,就要趕快聽、趕快身體力行,累積佛法。從過去累積來的善根,還有因緣出家修行,儘管是小乘法,我們也能佛佛道同,最後轉小為大,行大乘法,入人群中造善因,求智慧。

我們學佛,真正要堅定這念心。器世間的成、住、壞、空,都是在無常之中發生,我們既來到人間,雖然不離開生、老、病、死,也要把握住現在,讓我們的心不要生、住、異、滅,起起落落,要趕緊安定下來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