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藥草喻品》 如來甘露 唯一無二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

20150426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920集

法本一相味機緣不同,
如來之教法譬雨甘露,
教法之諦理唯一無二。

法本來就是一相一味,是真實法,只是機緣不同,受法之後,隨其根機大小接受。就如我們三餐吃飯所喝的湯,或者開水、茶、咖啡等,來源都是淡而無味的清水,清水又來自於天地。

法就是理,道理回歸其實是一,用水作譬喻。水只是一相一味,能讓我們飲用的就是清水。清水能變成很多種名相,或是茶的味道、咖啡的味道......甜、鹹、酸,種種讓人喜愛的味道。但是回歸其中成分,就是一相一味。同理,「機緣不同」,同樣是水,要調成什麼味道,就是應大家所需要。

「如來之教法譬雨甘露」。如來的教法是適應我們眾生根機,眾生根機不齊,機緣也是不同。為了適應機緣,佛陀的真理教法永遠不變,在這宇宙大空間裡不斷地輪迴,大地的濕氣蒸發到天空的雲層裡,再落下來就是雨,這是天地的奇妙,佛法也是一樣。

所以,甘露味,就是天之津液,這是一種譬喻。就像在天空凝聚起來的濕氣,應天下萬物所需要,叫做「天之津液」。同樣的,長夜過後,一早起來看,大地比較濕潤了,樹葉就有水珠,水珠就是露,它能潤濕大地。

《無量義經》的「微渧先墮,以淹欲塵」;「微渧」,就是天之津液,就如甘露一樣。一夜過後,熱氣消退,氣溫比較涼,露的濕氣就出來了,這是譬喻甘露。

用此類推,就知道除了雨水,還有非常微細、微細到我們沒有感覺的,就是露。晚上在外面散步,因為有濕氣,才會感覺清涼。到了早上,水氣凝聚在花草上成為水珠,叫做露珠。

同理,「如來之教法譬雨甘露」,大的就是雨,很微細、微細的濕氣凝聚為露珠,這個露水能潤濕大地。所以「教法之諦理唯一無二」,教法諦理只有一項,就是潮濕、滋潤的水性,「唯一無二」,不論你在哪裡,同樣都能接受到法。

法本一相一味機緣不同,如來之教,法如雨露。露水,就是愛的循環,因為大地濕潤,太陽曝曬,蒸氣冒出,熱氣向上升騰,濕氣成為雲。其實,它是水分的凝聚,叫做天凝液,水分集中起來,等待氣流影響,需要時才成為雨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