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藥草喻品》行精進定 是上藥草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

20150421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915集

權教菩薩自信作佛,
修六度行自利利他,
方便菩提善巧隨機,
廣度慧解化用自在。

「權教菩薩自信作佛」,佛陀教育我們,成佛一定要經過菩薩道,菩薩道就要自利利他。所以,佛陀從方便教漸漸誘引,讓我們體會人生苦難偏多,進而了解一切都是因緣果報。看見人間的苦難,了解因緣匯集,集來很多的無明煩惱;了解既是過去因緣所集的法,我們要滅除這些苦,現在就要修行於道,這是四諦法所教育我們的。

到了緣覺,佛陀所施用的教法,讓我們更清楚因緣會集不是一輩子,是累生累世,在人我對立中,愛恨情仇,彼此間纏綿不休,造作十二因緣。心一動念,就由不得自己,帶著我們過去所造作的業就開始了。

緣覺所證,就是在生老病死中,緣著種種境界,體會人間道理一切皆無常,他能斷除種種煩惱、無明,叫做緣覺。

佛陀不希望我們只是聲聞自解、緣覺解脫而已,還要再向前前進;因為人人本具佛性,菩提覺道應該要向前走,回歸真如本性。

我們在〈信解品〉找到信心了,現在要發菩提心、行菩薩道,所以權教菩薩這樣漸漸了解。「權」就是從方便法中所受的教育,「菩薩」已經啟發這念心,已是覺悟的有情人。

「自信作佛」,既然我也能夠成佛,菩薩道雖然懸遠,我要提起這分信心,行在菩薩道,從起點走到終點的過程,我們絕對要有信心。

菩薩道要修六度行,六度──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,過程雖然辛苦,但一定是自利。人家說「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」,在芸芸眾生中,人人無不都是我們的道場。

從佛陀在〈藥草喻品〉中說這個方便法,有的人了解,發心了,自信作佛,開始修六度行,自利利他。「方便菩提善巧隨機」,這是佛陀鋪這條方便菩提道讓我們走,這也是一種善巧。

佛陀所施的教法是很平等,眾生隨根機大小而接受;大根機,他受大法,小根機,就受小法,這是善巧隨機的方法。其實,佛陀的目標是要「廣度慧解化用自在」,佛陀要廣度眾生,希望人人得慧解,也就是六通三明、三達六通。

雖然我們還是在人間,面對很多的人、事、物,遭遇很多的困難,但是,道心堅定不退,信根深植、開闊,即便還在坎坷的道路、波折的海面上,我們一樣能夠平安走過、渡過;在芸芸眾生中,我們能化用自在,運用我們的慧解,自在化度眾生,這全都是法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