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藥草喻品》 善知無漏 三明六通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

20150420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914集

五戒善處人天,
治三惡八苦病,
喻小草治小病,
唯治時疾而已,
無漏道品等法,
二乘行是中草。

五戒十善,是佛陀應機——應世間人的根機所說的法。對於一般人,佛陀說五戒──不殺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,這是做人的基礎,是人人的根本戒。修五戒,就不失人身;若能再進一步,加行十善,就生在天堂,叫做「五戒善處人天」。在五道中,天道、人道算是善道,另有三惡道,所以我們要用心修行。

佛陀應眾生病所開出的藥就是法。法治天下病,應天下一般眾生根機開的藥方,能治三惡八苦的病。「三惡」,就是地獄、餓鬼、畜生道。法能讓我們保有人身,了解人生原來就有八苦。

何謂八苦?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」四苦外,還有「求不得苦」、「愛別離苦」、「怨憎會苦」、「五陰熾盛苦」,總共「八苦」。若想不開,就是苦上加苦;想得開,轉個心念,苦就能得解。是生天堂或者墮地獄,總在一念之間。

用法解除很多心靈的苦,用方法治他的病,譬喻小草治小病。只不過是將他引入門,解脫了病,帶他出苦坑,接下來的人生就要自己修了。

「唯治時疾而已」,佛陀施教五戒十善,只是治療這個時代的濁氣,或者我們這輩子的心理毛病,不過是治小病而已。若再進一步,就是聲聞、緣覺,棄捨小愛,出家專心追求真理,才能解脫由不得自己帶業來人生的苦。

聲聞、緣覺出家修行就要修無漏道品,亦即修戒、定、慧「三無漏學」,還有「三十七助道品」,這都是最根本的修行。

聲聞、緣覺二乘人所修的法。聲聞,他用「四諦法」;緣覺,則要修十二因緣觀。不過都只為自己如何解脫人間的苦,斷除人間的緣,不敢再來人間入人群。

所以,佛陀說法四十二年後,正直捨方便,開始講一實法,也就是菩薩道。希望人人要去除煩惱,再來入人群,不受人群將我們污染了。

佛陀來人間,教導我們在污濁的人群中行菩薩道。若只獨善其身,雖然可以去除自己的煩惱,不過是二乘人的中藥草而已,還不是大藥草。五戒、十善是小藥草,四諦、十二因緣是中藥草;佛法就是如此平等,視各人根機,是要做小藥草,或者是中藥草?還是要當大樹?就看自己如何接受了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