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20150415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910集
我觀一性平等,
視冤親皆平等,
恆為說法平等,
如為一多平等,
常演久近平等。
佛陀對一切眾生皆有平等心,所以一大事因緣在人間展開。無始以來,佛陀生生世世就是為這一大事因緣,要讓大家知道:人人本具佛性,人人與佛平等;眾生就是因為不平等,起了很多怨嫌、煩惱,造作很多悲慘、苦難的事情。眾生若能透徹平等的道理,人與人間互相尊重,彼此感恩,平等的愛,人間不就是淨土?
佛陀努力要讓人人的心平等,因此用很長的時間來來回回人間,「我觀一性平等」。佛陀覺悟的剎那間,體悟人人與佛同等,卻是一念間沉淪在五道四生中。所以佛陀要我們透徹了解,人人一性就是佛性,佛性平等。這是佛陀的覺悟體性,他以智慧大海來看待眾生。
「視冤親皆平等」,佛陀對眾生都平等,即便冤家或是至親,他都一視同仁,教育我們彼此要寬恕。自古以來,這種心態不平等、不平衡,或者對人有怨、有嫉、有妒的心,容易造作對人的殺傷,造成了冤。這種仇恨,累累綿綿,這輩子報不到,來生報;實在是解不開的因緣果報,一直纏下去。
若能懂道理,就是平等,一時錯誤所造成的,不要冤冤相報,「冤可解,不可結」,沒有我不原諒的人,沒有我不愛的人,就是寬恕,用寬闊的心來寬恕對方。只要一念轉,沒有做不到的事。
道理古今是一,這條大道理若能實行,叫做覺悟,是體悟道理的真諦。此即佛陀來人間所要講的法,「恆為說法平等」,讓大家可以身體力行,用愛鋪路,人人相偕走進這條菩提大直道,這是一乘平等的道理。
「如為一多平等」。佛陀對一個人說大法,對很多人也同樣說平等大法,也就是一乘實相的真理。「常演久近平等」,常常引述過去無量數劫以前的道理,因緣、本生、未曾有法等等,這是佛陀在世時說過去,說現在,延續到未來,佛陀的法還是在人間。我們現在接受佛法,所要力行的就是一乘平等的大法。
諸佛菩薩對一切眾生慈悲、憐憫,普遍平等,這是佛心。我們現在與兩千多年前的佛弟子,所受的法應該也是都平等。我們能接受,不減;不肯接受的,僅僅看經也無法增加。看經,要能身體力行,否則千經萬論讀得再多,法不入心,不能實行,也是徒然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