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
20150412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907集
佛法應世因緣,
如密雲集雨澤,
除世瞋痴熱惱,
施教法化清涼,
滋潤安隱快樂,
寂靜得真諦法。
「佛法應世因緣,如密雲集雨澤,除世瞋癡熱惱」,佛法是應世因緣,人間貪、瞋、癡,內心的煩惱如乾旱的土地,此刻最迫切需要雨水來滋潤。五濁惡世的世間,眾生的心如乾旱大地,需要及時雨;否則一直惡化下去,眾生如何才能安寧生活呢?必須佛法應世因緣。雲層密集,雨水才能降下來。
抬頭看天,雲層很厚,就知道應該會下雨;必定要密雲彌布,才有雨水普澤大地,自然「除世瞋癡熱惱」。世間人的心欠缺法水滋潤,儘管我們含藏真如本性,那個種子也沒有因緣展露出來;所以必定要有佛法普施,世間人的心地熱惱才有可能去除。燠熱、迷茫的煩惱,就需要雨水普澤。
若有雨露,如佛施教法化清涼,這片又乾又熱的心地需要法水滋潤,需要佛陀應世人間施教法,化這片熱惱的心地為清涼,以滋潤安穩快樂。世間若是法入心,人人心開意解,就會很歡喜、很安穩、很快樂。最擔心的是世間眾生無明,煩惱造作,不只是個人的煩惱,也會造成家庭、社會、人類的災殃,所以需要佛法來滋潤眾生心地。
人人需要法水滋潤,若能接受真理,方向正確,就沒有偏差、心亂,人間才能安穩,人類才能很快樂。心也能夠寂靜,得到真諦道理,這是佛法應世因緣,期待將道理再更普遍一點,讓人人接受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