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藥草喻品》 佛慈慇切 引眾開解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


20150330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 / 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895集

佛慈愍念深心之所行,
悲心殷切開示佛知見,
啟示諦理悟入淨真如,
導引諸眾生入佛境地。

佛心就是慈悲心,深心悲憫眾生,這是佛陀無央數劫以來修行的目標。一旦成佛了,一大事因緣就是要將法普施給眾生,悲心殷切,這是佛慈憫念深心,是最徹底的慈悲,也是他曠劫以來一直累積。我們要能體會佛心本懷。

佛與眾生視為一體;佛陀已經成佛了,他體悟人人本具真如本性。真如就是真理,真如諦理。「悲心殷切開示佛知見」,佛陀既已覺悟天地宇宙萬物,真理是平等,人人本具佛性真如也是平等,所以佛陀用同理心殷切開示,人人都與佛具有同等的知見;佛知道多少,我們眾生也應該與佛同等知道多少。因為覺悟之後,大地宇宙萬物真理,無所不知,人人若能啟悟,與佛的知見是同等平齊。

佛陀悲心殷切,對眾生總是如此殷切的教導,希望人人的見解與佛平齊。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知見,佛隨眾生根機「啟示諦理悟入淨真如」。

佛陀成佛之後,也經過四十多年了,隨順眾生根機,殷殷善誘,一一為我們啟開、指示,希望人人都能體會悟入真諦理。佛陀既然開示了,希望眾生都能領悟佛陀所說的教法,從過去錯誤的道路,慢慢回歸真如的覺道,也就是菩提大直道 。

我們若能鎖定菩提大直道往前走,就是回歸真如本性。佛陀不僅要為我們開示,還要循循善誘來引導我們,「導引諸眾生入佛境地」,引導我們,希望人人都能入佛境地,與佛的境界同等。

這是佛陀的慈悲,只是一種盼望──眾生能體會佛陀本懷的心念,我們眾生能夠貼近佛的心念,甚至都能領悟佛陀的開示悟入,這是佛陀唯一的盼望。

佛陀知眾生,思何事,云何修,眾生的根機,佛陀都很清楚。前言:「佛知是已,觀眾生心欲而將護之」。要去除眾生的惑,也要應機適量;應眾生的根機,適應眾生大小不一的根器。這是為了保護眾生,法,要剛剛好,才不會被眾生曲解、誤解,反而對法無益。

法要利益眾生,佛陀也要看眾生的根機,堪得受用這個法嗎?佛陀需要弟子去廣度眾生,這個弟子堪得入人群中而不受污染嗎?這全都是佛所要考慮的,「將護之」,「是故不即為說一切種智」。開悟之後,天地宇宙一切真諦萬物的道理無不了然,這就是一切種智。

佛陀覺悟之後,知道眾生不堪接受,所以他決定到鹿野苑,從「苦集滅道」開始說法,一步一步走,也走過四十多年了。這是佛陀了解眾生根機,可受用的法。「佛慈愍念」,這念耐心,我們要很感恩佛陀用愛施教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