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
20150328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 / 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893集
菩薩修行以智慧觀察成熟者,
一切佛法既已成熟歷劫不壞,
譬如火性之熱能使依地所生,
一切種子及諸藥草等悉成熟。
菩薩已經受法入心了,同樣也要入人群中度眾生。所以,菩薩用修行的心入人群,在人群中成長智慧,觀察眾生的根機成熟與否?若成熟了,就將所學的法與眾生分享;眾生所需要的,我們用愛付出。是身的苦或者心的苦,或者是人間無常,種種煩惱的苦?因緣既成熟了,人間菩薩把握因緣,投入人群及時布善種子,粒粒種子不斷延續,時間歷劫不壞。
人人修行都是從第一念開始,常說「發心如初,成佛有餘」,我們要時時保護最初的那一念心。因緣成熟時,只要這顆種子播入心田,自然修行者就會時時勤耕耘。菩薩在人間受佛陀的法,用在人群中,也要觀機是否成熟?既成熟,就會及時布善種子;因緣若未成熟,在人間也要等待時機,才能度眾生。就如一位播種的農夫,也要等待適當的季節來臨,什麼樣的季節就播什麼樣的種子一樣。一顆種子若成熟,道心堅固,就會歷劫不壞。
「菩薩修行以智慧觀察成熟者,一切佛法既已成熟歷劫不壞」,只要善念的種子趕緊播種,時機因緣成熟時,播下的種子就會發芽。
如鑽木取火,或是石頭彼此相互碰撞,也會冒出火花,這都含藏著火性之熱,所以大地能夠成長萬物,「一切種子及諸藥草等悉成熟」,大地互生互利,也需要天地四大調和。在這個大空間裡,一切理會合成事,就需要佛法。
眾生各住本位,不論是大樹、小草,各住本位。佛陀能夠全部了解,何種根器的眾生,不論是植物或是動物,有情、無情,佛陀的智慧能觀察一切,種種無礙。卉木叢林、諸藥草等,各個應自己的根器接受雨露;這是適應自己的根機受法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