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藥草喻品》 如來出世 如大雲起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
20150314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880集

佛陀權教善戒近趣人天,
若作遠緣深敬低頭舉手,
若作福慧所行是菩薩道,
遠趣寶所六度理事等法。

佛陀慈悲,來人間施教,為一大事因緣開示,盼望眾生能夠悟入。佛陀設種種教法,開頭就以權教善戒,用十善、五戒來教育眾生,希望人人在人間行善。上求道理,下化眾生。

道理,不只是人倫道德,也包括很多無常,天地間種種奧妙的道理。大地能夠生萬物,也能載萬物,需要四大都很順暢,這就是道理。道理順了,氣候就順,天地萬物的理也就調和了。

佛陀開始說權教,第一階段先說世間人所追求、所需要的法,所以「權教善戒近趣人天」。世間若要求福,就要行十善,不只得人間福,還能得到天堂般享受的福。做人雖然是苦,但能不失人身,人間才有佛可成。若能保得人身,生生世世,我們還有機會聽法。

富貴中人能夠投入人群去利益眾生,修菩薩道,是很不容易的;貧困人家,雖然生活捉襟見肘,卻有豐富的愛心,願意啟發心靈財富,也是很難得。最大富的人與最貧困的人,能夠接受佛法,身體力行,也要讚歎他們。佛陀用這個方法啟動人間的愛心,叫做「近趣人天」。

「若作遠緣深敬低頭舉手」,我們儘管此生無緣修行,聽法歡喜信受,至少也能與佛結緣。雖然離佛很遠,卻也見聞到佛法,雖然還未發心進來修行,卻也是見聞歡喜,這就是作遠緣。雖然不是身體力行,卻是因緣種子已經落入心田裡,生起那分恭敬心,或者起那分隨喜功德的心。

兩千多年前,佛陀出現在人間修行成佛了,這就是遠緣,無量數劫以前不斷地遠緣深敬。對一切眾生,我們要深心敬仰,打從內心深處尊敬他,人人本具佛性,不論現在他是怎樣的偏見、惡言;但是,未來世中總有一天,他也會遇到有緣人度化,他也能修行,同樣也有成佛的可能,因為人人本具佛性。

「若作福慧所行是菩薩道」,在我們面前發心的有緣人,若能用心接引,在人群中福慧雙修結善緣、成長智慧,叫做菩薩道。「遠趣寶所六度」,不論是修人間行的五戒十善,或者隨時與大家結一念好緣,慢慢地,他就能緣這個境界來接受佛法。

我們低頭舉手,用身體力行殷實來教育、造福人間,讓人人內心富足,富有愛心,就是作未來度化的因緣。倘若因緣成熟了,彼此之間相契合,知道要走這條菩薩道。對的路、實的道,我們運用六度向前直走,即便是很遠的道路,一旦理事能會合,回歸我們的真如法性,就是佛陀來人間的目的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