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20150313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879集
乾為天坤為地 藏物無量,
造化無量萬億 山河大地,
一地共生萬物 資源無缺,
天空四大應時 地利生物。
天為大地之德,地為能生之恩。人生在天地間,我們要感恩天之德,向下要感恩地之承載;若有感恩心,自然對天地間的事事物物,都懂得疼惜、互愛,就是報天地之恩。佛陀來人間教育,我們能回報佛恩的只有一項,就是如何教化眾生入人群中,讓人人懂道理,人心能夠淨化,就是報佛恩。
乾為天,坤為地,天地間含藏著無量的萬物,無不都是天所庇護,地所蘊載,能夠提供給人類受用。天地本來含藏著無量數的萬物,卻是「造化無量萬億山河大地」,天地供應給人類的造化是無量億,這是天地的恩德。無量億是藏在山河大地,不論高山、深海、平原,都含藏著無量數很豐富的物資,這是天地的造化。
「一地共生萬物資源無缺」,其實,我們若適當地運用它,天地供應給人類的資源無缺。卻是我們都不知足,貪念心大,就是過度了。
「天空四大應時地利生物」,宇宙天地本來是如此的祥和;「天有五大」,這麼開闊的「空」間,含藏著地、水、火、風,共為「五大」;或者說「四大」,因為「四大」就含在「空」中。
「天空四大應時地利生物」,也就是包括空與地、水、火、風的「五大」,無不應時;分分秒秒,日日月月,年年都有四季輪轉。日復一日,一天過一天,一個時間過去一個時間,再更小的就是一秒鐘過去一秒鐘,秒秒分分不斷輪轉,也就有日日的天亮、天黑,不斷地輪轉。初一到十五,十五又到初一,半個月、半個月過去。春夏秋冬四季輪轉過了,就是一年。這都是在天地之間,「四大」在「空」中不斷運轉。
天空「四大」,就是應時,隨著四季在輪轉。「地利生物」,天地之間含藏著無量數的物資,能利益所有生物,包括植物或者人物、動物,所以我們所造作的一切,都要很疼惜。
看到開濶的天空,想到人間萬物就是因為有天的庇蔭,得以四大調和,我們感恩之餘,要好好地珍惜。大地承載能生萬物,一切萬物都是從地而生,從空氣中,水分與大地合成,隨我們的根機供應。到底我們的心田要播什麼種子?要吸收多少水分?「斯人飲水,冷暖自知」!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