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
20150311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877集
大地蒙雲雨皆得滋茂,
天雨潤物施恩澤人間,
地能生能養能載萬物,
法喻天地雲雨長慧命。
藥草生長在大地,大地「能生」,藥草是「所生」,不只藥草,包括大小樹木,還包括人間所有的一切。大地一切生機完成,才讓我們合成於行、住、衣、食所必需的物資,無不都是來自天地雲雨的滋茂。
「天雨潤物施恩」,天若下雨,就能潤濕大地,種子能夠發芽成為樹,成為草木、五榖雜糧等等。不只是天雨,還要有風,有空氣,否則,我們也無法生存。可見,地載萬物,天蓋有雲、雨、風,還有太陽,全都在的大地空間,若能相互調和循環,人間自然物資無缺,生活無虞。所以,我們要感恩「四大」。
「五大」,則包括「空」間,大空間涵蓋地、水、火、風。日夜時時提醒人人要有感恩心,故說「天雨潤物施恩來澤人間」,讓人間能夠平安、順調過生活。
《法華經‧譬喻品》的火宅喻。現在的人間,已經四面火起了,還一無所知。現在又再譬喻大地需要水。水對我們人類,對大地萬物,是多麼的重要。我們現在還是同樣懵懂無知,大量消耗、浪費水資源而不自知
「地能生能養能載萬物」,我們要很感恩大地能生養、能載萬物,大家都在大地上同生共住,我們要與天地共生息,要互相關心愛護,彼此成就,利人也利己。好好修行,就是利己;關心大地、人與一切物,就是利他,我們要用感恩心。
再者,「法喻天地雲雨」,天若缺了雲,就不會下雨了。我們抬頭看天,有雲自然有水分,就會下雨。大地空間需要水分;人與人間需要真諦道理,以倫理來維持我們生活的禮節。人間若沒有倫理、沒有禮節,做人會很不安、很辛苦。
法,能夠維持我們生活的倫理,待人接物有一個人的禮節。用真誠的心互相對待,這個社會就會很和睦,以禮節互相接觸,更美啊!所以,真、善、美的人間,就是靠著法與道理、倫理,才是真實美滿幸福的人生。
「法喻天地雲雨長慧命」,法能成長我們的慧命,不只是常識,還有智慧。能了解天地萬物的真理,我們的慧命得到成長,自然就不會去犯規、犯法。人與人之間,見人為善而隨喜,我們若一起來做,更能體會這種法喜。自做、見他做,皆大歡喜,這就是更豐富的人生。
而天地之間雖充滿了理,也就是真諦。這個真諦不是任何人都能適用。了解這些道理之後,我們要能適時趕緊運用智慧,應對根機而度化。
天空的雲雨能夠普潤大地,大地能生能載,我們是在大地中被生被載,被所生,被所載。天雨來潤濕,道理與天地合會,就是回歸真理,以成長我們的慧命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