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藥草喻品》 佛如醫王 善用法藥

0觀看次
A- A+

20150310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876集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
三千大千喻萬物眾生世界,
山川等喻如四相五陰世間,
世界無別法為山川等所成,
眾生無別法謂為五陰所成。

三千大千世界,一千個世界稱作一小千世界,一千個小世界為一中千世界,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一大千世界,此即三千大千世界。千千為百萬,萬萬為億,億億為萬兆,這是一個無量數的世界;無量無數,無法計算的世界。這個世界,就是宇宙天體間。

佛陀從覺悟的剎那間,已經體會天體的世界無量無數,無法計算,這是表達佛陀覺悟後,心靈境界的廣大寬闊。佛陀的心靈世界,包括天體宇宙間所有的世界,此世界中所有的細菌、細胞、微生物等,佛陀都將它們涵蓋在內,這些萬物眾生,都在三千大千世界中。

人間就在地球的世界裡。地球上所有眾生界,肉眼看得到的有聲、有形的萬物;「山川等喻如四相五陰世間」,這「山川等」譬喻我們最親近的身體,身的「四相」有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」,心理有「生、住、異、滅」這四相,萬物眾生的世界則有「成、住、壞、空」。所以,從山川等,縮小到與我們很密切的身體,以及身心以外的世界,都不離開「四相」。

「五蘊」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就是「五陰」。緣外面的境界、色相,將所有的色相,進入我們的心,在我們的意境。四相五陰,就在這個世間、這個人間,「世」就是時間,這個時間與人與人的空間,也都涵蓋在三千大千世界之中。

世界就是無別法,本來有形的世界就是這麼的單純,山川谿谷、山林平地、大海等等;但是「眾生無別法,謂為五陰所成」,眾生就是因為「五陰熾盛苦」。

「五陰」,「色」擾動我們心的感受。倘若每天生活在這種虛擬、幻化無常的世界中,使人心有一點點偏差,各人感「受」不同,就會去造作業力。所以,色、受、想、行與見識都不同,造就紛紛擾擾,濁氣很重的世界。

在這種虛幻的世界中,佛陀教育我們,心要定,不要因人亂了心。不要去看、不要去聽,更不要去做,非禮勿視,非禮勿言。

這種「五陰所成」的世界,佛陀從無始劫以來,不斷要讓我們了解天地宇宙萬物種種的道理,最重要的是要調適我們的心,心若不受這些虛擬幻化的境界所污染,我們的生活自然過得很輕安、很自在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