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藥草喻品》藥草喻品 普被群機

0觀看次
A- A+

20150228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 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867集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
諸子領悟佛之智慧甚深,
今更說明眾生之機不同,
如來悲愍說法則皆平等,
譬喻三根各潤一雨均霑。

從〈序品〉一直到〈方便品〉、〈譬喻品〉、〈信解品〉一路下來,已經看到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終於領解佛陀的智慧甚深、甚深,微妙甚深,也相信人人皆有與佛同等的智慧,於是佛陀就為他授記了。從〈譬喻品〉開始,佛陀的智慧,那種遼闊、浩瀚無邊的真理,我們愈來愈能體會到。智慧無形無體,卻能涵蓋宇宙大地萬物,一切一乘真理無不含藏在其中,我們漸漸都能體會了。

漸漸走入〈信解品〉來,了解人人本具與佛同等,有很豐富的智慧;真如本性本來就有,但是一念偏差,方向「差之毫釐,失於千里」,就此流落在五道四生。雖然見到佛,也體會佛法了,但是無法體會佛陀的本懷;佛陀所要說的,不只讓我們了解苦,知道苦的源頭,還要我們將累積下來的無明、煩惱、惑這些苦的源頭消除掉。尤其是無量數的塵沙惑,在我們日常生活中,非常微細的起心動念、開口動舌,無不是業,無不是罪。

常常說:「大錯易改,小錯難除。」大的錯誤,我懂得改過,但是微小的習氣,叫做塵沙煩惱或塵沙惑,要改實在很難。惑,就是不能理解。

佛陀很透徹清楚眾生的根機,他平等為人人說法,希望人人根機平齊,了解成佛的道理,人人也都能夠成佛,這是「如來悲愍說法則皆平等」。佛陀為了讓更多人了解,希望所有在法會中聽法的人,都能與舍利弗、須菩提等一樣體悟、領解;不只大道理能了解體會,還要將塵沙無明也都去除。

所以,所說的法必定要「三根各潤,一雨均霑」,希望一雨三根普霑。一陣雨下來,普及大地,大樹、小樹,幼苗,大小根葉,同樣都能得到雨水滋潤。大樹、小樹,花花草草都一樣,各隨根機接受水分。

法水是修行者慧命的資糧,水譬如法,水能洗滌我們一切的垢穢,我們也需要法水來清除煩惱。大地五穀雜糧要靠雨水才能成長,以供應人類的生活,我們也要依靠佛所說的法水來滋養慧命。所以,法譬如水,法水滋潤我們的慧命,我們的生命需要的也是水。

眾生在天地之間,需要四大調和,一雨普潤,就是天地循環調和。滋潤天地,需要天降雨;人人的心地,就要佛法來滋潤。「故說此喻」,就是〈藥草喻品〉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