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0227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 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866集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時間,在年月日分秒鐘過,送歲末迎新春。
四季復始又新春,願行者心春恆勤耕。
佛於無邊際大劫海中駕慈航,
恆持悲愍求菩提度眾上彼岸,
信解三乘一真實法契佛心懷,
實報佛恩唯是受教行菩薩道。
「時間,在年月日分秒鐘過」,送走歲末迎來新春;時間不斷地流逝過去,但願我們修行者的「心春」要永住,把握住心的春季,永遠要時時勤耕耘。因為大地逢春,一切草木都繁榮滋茂起來。
〈信解品〉已經說完了,巧遇新春來臨,開始要進入〈藥草喻品〉。記得講〈信解品〉時,一直說佛恩,我們用很多寶物,很用心殷勤供養佛,是否就是報佛恩呢?
其實,佛陀用很長久的時間,來來回回四生五道,於無邊際大劫海中駕慈航,把握與眾生接觸的那一分機會來助緣,在眾生中成長他的智慧,福慧雙修,就是「恆持悲愍求菩提」的這一念心,發心立願要救度眾生。
因為佛陀初發心的第一念,是在地獄中自己受苦時,看到苦難眾生的苦;這念悲憫心起,要用很長久的時間付出,去探討這條菩提覺道。不只自覺,還要覺他,度眾生上彼岸,這是佛陀的心願。
我們要如何回報佛恩呢?需要的是信解三乘一真實法。佛陀覺悟時的心靈境界,希望人人要和他一樣覺悟人人本具佛性。可惜,眾生根機不堪受這種大法,佛陀不得不觀機施教,所以將一乘法分成三乘,三個階段的教法。
佛陀悲心,要讓曲解的人能體會這條菩提道是這麼的筆直、平坦,我們要好好地用直心進來道場,接受佛法的智慧,這是佛陀最期待的。
「實報佛恩唯是受教」,要能體會真如覺性,我們就要入人群中去,才能細膩的體會眾生的心態,眾生的苦源,就是來自無明。我們要走這條菩薩路,就要去探討苦的原因來自一念心;一念心啟動起來,身口意開始掀波浪,這就是眾生。我們受教,一定要行菩薩道,才能體會眾生的心態、造苦的源頭,我們才能夠救度眾生。不只是自覺,我們還要覺他,才是回報佛恩。
愛的力量就是無私大我,我們要回歸真如本性,以回報佛恩。佛陀在無邊大劫海中駕慈航,恆持悲憫,求菩提,度眾生上彼岸;我們唯有信解佛陀的法,信受奉行度眾生,才是報大佛恩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