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0214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861集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
外行財物湯藥供養,
身行禮敬奉事供養,
內行承教尊法供養,
上求正法下化有情。
佛恩浩大深廣,是用身體勞作報佛恩,或者是用身外財物,最珍貴的物質來供佛,就是報佛恩了?「外行財物」,衣、食、住、醫藥的四事供養;或者是身行禮敬,用很恭敬的心身體勞作,這樣的恭敬供養,就足夠報答佛恩了嗎?
修行最重要的是「內行承教,尊法供養」,這是最大的供養。佛陀來人間教育眾生,不是為了得到利的供養,或者恭敬禮拜的供養而已,也不是用身體的勞作來為他效勞供養,以表達對佛陀的尊重。報答佛陀,最重要的是佛陀施教,眾生能受教奉行,叫做行的供養。
有利的供養,有敬的供養,有行的供養,佛陀需要的是「內行承教」。要出自內心真正的誠敬來聽法,用誠敬的心尊重這個法,才能收入心來;法收入心來,才能將法化為己用。我們用心聽法,虛心受教,才能將教法用在我們身上,讓法成為我們生命中的重要精髓,叫做慧命增長。
佛陀既然成正等覺了,是一位大覺者,眾生再如何的恭敬,都不是佛陀最需要的。佛的法是要利益眾生,眾生對佛法能夠有感受,依教奉行,這是佛的心願。人人尊重法,這是佛最期待的。
我們「上求正法,下化有情」,這是佛陀最歡喜看到的事情。「上求」就是殷勤精進。我們既然本具佛性,就要勇猛精進。今天所聽到的法,趕快接受,入我們的心來。
因為我們凡夫還有微細煩惱未斷,塵沙無明還很多,所以我們要不斷「上求」,把握時間「下化」,要入人群中與眾生結好緣,這種「上求正法,下化有情」,就是最大的供養。
人人要知道佛陀對眾生的恩,真的是浩瀚無窮際,我們要報佛恩,不是只有身體的勞作,或用最珍貴的物質來供佛,最重要的是要內行的敬,內行要承教,我們內心要承受佛陀的教育,要尊法來供養,上求正法,下化有情,身體力行,才是真正報佛恩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