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信解品》自度度他 真報佛恩

0觀看次
A- A+

20150111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 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849集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
圓教菩薩迷理輕,
不借事喻之方便,
直談一切法理妙,
佛陀直教菩薩法,
稱之謂界外理教,
諸道實相之妙諦。

佛陀的教育,依藏、通、別、圓不同而分類。藏,是我們的如來藏,人人本具真如,藏有無上至真至覺的道理。大小乘要行得通,就要分別根機;小乘要用小乘法,才能通達。在圓教,根機利的大乘人,能一聞則解,能夠通達,回歸真如本性。大小圓滿,都能體會道理。

「圓教菩薩迷理輕」,大根機的人已接受佛陀的教育,「信為道元功德母」,相信佛陀所說的法,也相信自己與佛同等,具有如來的真如本性,這個道理都能清楚了解。但是還有一點點不了解,不了解的事情很輕微,不是很重的煩惱。

就如佛在講經,因為擔心大家覺得法太深奧,就有菩薩會起來問佛。其實,圓教菩薩道理都通達了,就是要現出對道理有輕微的不懂,代替大眾故意來請問佛,只是現這樣的形象來助佛教化。

佛陀對這種大根機,能夠信受奉行佛所說的法,發大心、立大願行菩薩道的人,「不借事喻之方便」,他不必這樣繞一大圈,而是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。菩薩就直接說,做就對了,不必再用種種譬喻、言辭,也不必用方便來誘引,「直談一切法理妙」。

佛陀對大根機的人直談一切法理妙,大根機者一下子就能了解,佛陀就直教菩薩法。佛陀這樣說,菩薩這樣接受,發大心,行菩薩道,入人群中度眾生,「稱之謂界外理教」。界外,三界外道理的教育。在三界內,小乘者能斷分段生死,但是到菩薩還有微分的變易生死。

可見,發菩薩心也是要留著少分的煩惱,這就是「迷理輕」,其實都清淨了,就是要留著一些現出「我不知道」,佛陀就要再說法給大家聽,大家會認為這就是釋迦佛說的法。

所以,佛陀對根機高的人說法,不必再牽藤挽豆,不必用種種譬喻,直教菩薩法,這叫做界外理教。撥開三界──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煩惱要如何除?佛陀一下子就跳到菩薩法要如何實行?「直教菩薩法」,叫做界外別傳。

所以「諸道實相之妙諦」,過去的諸佛道道皆通,諸佛的道理都是一樣的,就是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,但在這當中就要投入人群去行菩薩道。人間菩薩也是如此,做就對了,不必用很多譬喻去解釋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