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信解品》心迷如夜 心悟如日

0觀看次
A- A+

20150110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 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848集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
長夜漫漫遠見星月,
欣處寂靜長空獨賞,
不樂日光普照群類,
體解苦法思惟解脫。

長夜漫漫,何時才會天亮呢?凡夫無明覆蔽,就像漫漫長夜,等不到天亮。卻也有人覺得,在漫漫長夜中,可以仰望星空,欣賞月華如水,星光璀璨,氣氛似乎很不錯,他們已經停滯在「欣處寂靜」的境界中。

夜晚四周靜謐無聲,可以「長空獨賞」,看天空如蓋,滿天星斗的感覺很好,晚上寧靜的境界也不錯,何必等天亮再來看日光普照呢?只是偏於星空、月亮,就覺得很歡喜了,不想看到太陽普照大地,萬物光明,更不想體解人間苦法,或者思惟要如何解脫。

因為他們認為「不論世間如何苦,都是人間的事情,現在享受寂靜清澄,我就滿足了」。星月的光,這種境界就如小乘;小乘人只求取得寧靜的境界,沒有繁雜,就沒有煩惱了。不論人間發生什麼苦難,不見為清淨,我內心的境界已經很清淨了,只作此想。用此譬喻這種不喜天亮的人。

因為白天不起來勞作不行,有些人只期待晚上時間再長一點,就可以多休息一點,不期待白天,與此道理相同。在白天,我們才能看清楚陽光普照大地,大地種種的景物都能看得一清二楚。

修行也應該如此,倘若我們都躲在幽暗的地方,就看不到一切事物。就如我們的真如本性,無明打開,本性真如現前,智慧分別種種境界,種種道理、事物,我們都很清楚,這是「日光普照群類」,就如智慧分別一切道理、境界一樣。

「體解苦法」,了解道理,才能體會人間的苦,苦在很多人一念無明起,複製惡業給人間帶來很多的苦難。我們若能體解苦法,就要用心思惟解脫這個苦。自解脫,人解脫,一切都能得解脫,這才是真正的體悟道理。真如就像日光,已經脫離無明,散放出智慧的光芒。日光能普照群類,體解苦法,我們平時要用心思惟人生的境界。

修行不只是獨善其身,還要開啟大智慧,入人群中不會受污染,才是佛陀所教育的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