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1013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靜思妙蓮華784集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世間父族家業子傳承,
出世如來志業法子傳,
眾生無量應機法無量,
先三乘法後歸一實道。
世間父親無不期望家族事業代代相傳,這是世間人的慣例。佛法也是如此,很重視法脈相傳。法脈則要由法子傳,故曰「出世如來志業法子傳」。世間法、出世間法,都是同一個道理。不同的是,世間人是男女欲念,很不清淨;出世間法,就是清淨無染的法,這個法來自於立志。
很期待出世間的如來志業一定要有真誠傳法的人,不論是在家、出家。其實,以印度之大,四十幾年間,佛陀走得到的地方能有多廣呢?聽到法的人又有多少呢?佛陀時代,有九十六種外道教,要如何說服九十六種外道教信服佛法呢?實在是很辛苦。佛法要如何傳承給在家、出家,讓人人都有很充足的佛法入心。
這個時代已是五濁惡世,比佛陀時代更需要淨化人心。所以,世間更需法子,真正能透徹了解法脈的精神理念。在家、出家,同一種使命,但是出家眾的使命是要廣傳佛法。在家,則要教育人人用心接受,各行各業的根機不同,讓他們能活用佛法,了解佛法有益人群,轉變人心,轉惡行善等等。
「眾生無量應機法無量」,法要在社會人群中展開,除了出世法,還要用人間法。佛陀在世時,就是「先三乘法後歸一實道」,用三乘法,循循善誘教導,先用方法將他度近了,了解因緣果報觀,知道世間的苦難來自因緣果報的集合,所以我們要好好地接受法。用心了解「三十七助道品」,法能入心,還要身體力行斷煩惱,行正道,說正法。如此,我們自身種種的威儀,對人、做事都能婉轉圓融,沒有失誤的地方,就能夠度人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