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0928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 大愛臺靜思妙蓮華770集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是諸法身菩薩伴作二乘,
與聲聞緣覺用同事攝化,
隱實施權循機柔善徐語,
大乘明理真實迂隱小教。
諸佛來人間為了度眾生,真是不惜辛苦,菩薩不捨眾生,將所有眾生視如己子一樣,平等心疼惜。如果沒有體會,不能了解,我們的人生就會苦不堪。
看到人間形形色色的現實生活,有名、有利、有財,又富,又貴,這樣的人生一點都不快樂。常常聽人說,「某某人很辛苦。」聽來真的是很慨嘆,表面上看來很富有,竟然內心世界很多不為人知的事情,苦得不能說,以致罹患憂鬱症了!
一群法親菩薩時時去陪伴他,與他分享師父的開示,甚至去到他家,帶動閱讀《靜思語》的遊戲,分享自己的故事,也邀他去訪視看個案。現在看他心中再無煩惱,每天都是善解、知足,專心聽法,專心做慈濟,成為人間菩薩。這種現實擺脫不了的苦,一旦能夠看開也是很快樂。
很多年前,我們花蓮有個個案。一對老夫妻只有一個女兒,這個女兒年輕時遭遇一場車禍,父母照顧到她醒來,卻是智商退化了,只剩下三歲的智商。中年的父母照顧這個女孩三十多年,到現在已經八十多歲了,靠著政府補助的老人年金,和殘疾補助過活,卻是家中三個成員都加入慈濟會員。
從十幾年前起,我們就一直陪伴他們走過來,不只生活的補助,還有心情的安撫。這對老夫妻心放開了,生活總算也安定了。每天都是歡喜,看著女兒笑,女兒也變壞不了,每天都與父母作伴,這也是一種人生。
不論富有或貧困,或者無常意外造成的,都需要人間菩薩與他們作伴。「諸法身菩薩伴作二乘」,過去聽了佛法,有善的種子,加上人人本具佛性,這個因緣成熟了;我們慢慢接近佛法,周圍就有很多菩薩來牽引我們,所以,對每個人我們都要用感恩心。感恩很多種境界,作為我們的善知識。
菩薩度眾生,也要倒駕慈航,與人間同樣的生活,同樣入叢林中,與大家一起修行。在《法華經》裡,常和大家說起常不輕菩薩的故事。經過累劫修行,他化作這樣的身分,人家罵他,他也沒關係,打他,跑得遠遠的,再向人頂禮,「我不敢輕視你,因為你們將來人人都會成佛。」這就是菩薩來人間化度,所以「同事攝化」。菩薩在聲聞緣覺群中一起修行,「同事攝化」,以同事度來攝度他。
「隱實施權循機柔善徐語」,我雖然知道很多,但還是要順你的語意,先安撫你,再來開導你。就像佛陀成佛之後,無法將他內心的境界完全移給大家,因為大家的心境還無法接受,所以佛陀就要用種種方法隱實施權,慢慢接近,用柔善的態度與大家好好說話。
「大乘明理真實」,這樣「迂隱小教」,本來這個大法,一下子就能說出去,但是還要繞一大圈,彎彎曲曲的,用小教順小根機的人來接引他。所以,我們學佛要時時用心,用在人間,用在人與人之間,與人人結好緣;該做的功課,該聽的法,一定要很精進。
法一定要入心,法若不入心,還是漏掉。雖然菩薩隱實施權,入在人群中,與我們在一起,就要培養那一分時時感恩、尊重與愛,共同一心,為人間事來投入,就是修真實法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