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0927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靜思妙蓮華769集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
佛智施教半滿字,分大小教,
大法施實教滿字,總持一切,
二乘小教稱半字,隨他機教,
暢本懷隨自語意,談理滿足。
佛的智慧所施之教,不離「半」字與「滿」字的教法,而分成大小乘教。「半」字叫做小教,「滿」字叫做大教,這是佛法中的術語。
佛陀教育眾生是觀機逗教,本來佛覺悟的心,就是希望眾生心境能與宇宙萬物會同一體,他所覺悟的境界,希望人人都體會得到。若能暢演他的本懷,叫做圓滿的教育。無奈眾生無法體會這樣的境界,就用「半」字,也就是施小教,無法一下子用圓滿的教育。從小而大,以此漸次教育我們。
「大法施實」,「滿」字就是大法,也是圓滿的教育。從開始一直到最後,無不希望人人能夠回歸真如本性,這是最圓滿的教法,也是總持一切法,世出世間的善法都要總持。不是只有持小乘的善法、不是只有獨善其身的小善,需要的是出世的善法,也就是自利利他、自覺覺他,叫做大圓滿的教法。
「二乘小教稱半字」,本來佛陀覺悟之後,要暢演本懷,將他的心境與大家分享,但了解眾生的根機沒辦法,就要回過頭來「隨他語意」。就是隨眾生的根機所能了解的語彙,與他們說話,叫做「隨他語意」。也就是「隨他機教」,隨他的根機來教育。
大圓滿的教育,就是暢演本懷,「暢本懷隨自語意,談理滿足」,佛真正暢他內心想對眾生說的話,就是「隨自語意」。本來就要說的,只是眾生根機太差了,即使說了也無法體會。不僅無法體會,反而會去傷害到;因為眾生無明覆蓋很複雜,法聽不進去,卻是煩惱不斷產生,此所以眾生會輪轉在五道四生中,不得出離。
要知道,離開世間並無佛法。所以,大乘法一定要入人群,若只獨善其身修自己,萬一天災來時,都自顧不暇,怎還有餘力助人?何況天下四大不調,只顧自己,堪不得天災的威力。若能群策群力,大家的力量集合起來,不只自掃門前雪,還要兼顧他人的瓦上霜。如此,佛法不斷引導人心向善,就慢慢回歸人人的本性來。
常說,人間路要鋪得平,人與人的心境就要調適好;調適自己的心境外,也要調適別人的心境。凡夫小小的煩惱,若能互相將心路鋪平了,叫做鋪人間路;心路若都鋪平,互相利益,互相付出,就接近菩提道了。
人間法善,就是佛法。希望人人要用這分教,不論是滿教或是半字教,不論是大法小法,都要回歸起來,合在人群,人人能和睦,彼此之間心路相通。若能這樣,就是與天體宇宙會合在一起,會歸於一乘大法中了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