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0926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靜思妙蓮華768集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
二乘根機小無大志意願,
畏因怕果守獨善護規戒,
不樂一乘大法入群眾中,
畏五趣苦持四諦緣為足。
人間化緣將盡,佛陀也接近老邁了,卻是誰願意承擔傳法人呢?小根小機沒有大志願,不肯發大心,這是佛陀最放不下,也是最擔心的事情。放眼望去,多數弟子都還停滯在二乘根機,還未有心要立大志願。芸芸眾生苦難偏多,佛陀放不下這麼多苦難眾生,不免擔憂佛法就此中斷了!
學佛者自云要學佛、修行,卻只了解因緣果報,知道人與人之間的愛恨情仇,會製造很多的煩惱,覆蓋很多無明。明乎此,他畏因怕果,擔心又去接觸到眾生的因緣果報。只想「守獨善護戒規」,「我自己戒規若守得住,不去和人攀緣就好;因為五濁惡世,人心不調,眾生剛強難調伏,很可怕。」這就是小乘人,與眾生隔絕,只想獨善其身,自己守護戒律,如此而已。
所以,「不樂一乘大法」。再入人群去度化眾生,他生不起興趣,他所畏懼的,就是五趣這個苦。五趣,就是五道,天、人、地獄、餓鬼、畜生道,凡夫迷茫,在五趣中輪迴。既然修行,他就不願意再去輪迴,唯恐生在人間,不小心一念無明起,八萬四千煩惱生。
一念若起,無明就很多了,即使生命中的貴人在面前,那個無明還是壓制不下來。被強盛的無明給拉進去,在濁群中不由自己地在複製煩惱,由不得自己,他很怕。趁著現在清楚了解法,斷煩惱,他不敢發入人群中的心,只怕被人誘引,那煩惱無明的一念若生起來,就很麻煩,自己無法再回來。這就是修小乘行的人所畏懼的。
所以畏五趣之苦,甘願持四諦十二緣為足。他們想,我能堅持四諦,他們了解佛法,「我懂得持戒」,只要持四諦,斷這個苦的集,將它「滅」掉,煩惱不要再生出來,就是修行於「道」。卻是修在聲聞、緣覺的小道裡。
天地宇宙,其實所有眾生就是這樣在輪轉,難道還有一個真正的極樂世界嗎?要到極樂世界,談何容易!如果真有《彌陀經》的世界,也要大根大機,發大心,真正完全清除煩惱,沒有一絲絲的動搖,這個條件,我們做得到嗎?
最上策是,現在很現實的人間菩薩道,只要我們及時去救人,當下就能成菩薩。在人群中多造福,人人都是我們的善知識,也都是我們的一部經,讓我們提高警覺。否則無明一起,什麼事情都阻擋不住;我們修行,怎能不時時提高警覺?
我們學佛,就要把握當下行菩薩道。菩薩道不必等來生來世,在今生此世,就要開始身體力行;真正造福人群,在人群中得智慧,這是真佛法。我們應該時時提高這一分為人群付出的心,即是菩薩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