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0925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靜思妙蓮華767集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本覺法財萬德無不具足,
小乘志意下劣畏懼大法,
二乘智淺福薄大法難受,
不說隨自意語直教菩薩。
話可以直接說,但要真正了解法,深信又能接受,這個對機也是很困難。
「本覺法財萬德無不具足」,這個「本覺」,本具清淨無染的本性,就是如來覺性,人人都具足。雖然人人本具佛性,智慧都與佛同等,佛陀覺悟之後,能夠體會宇宙萬物真理,偏偏我等凡夫無法體會。在人間,很多事情都是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,而三、而四更困難。
佛陀為了人世間的煩惱、無明,一直在呼籲,要讓我們知道清淨在源頭,就像現在鼓勵大家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一樣。大家了解要愛護大地,就要垃圾分類,資源回收再利用。
但是,「清淨在源頭」還未很透徹,應該要從使用的人身上著手,買回來的物品要隨手分類,環保志工再乾乾淨淨的把它回收回來。這樣努力推動,家家戶戶漸漸接受改善了。
同理,每個人只要動個手、轉個念,將污染的心洗滌乾淨,人人斷煩惱,去除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的煩惱無明,「本覺」很快就能現前,因為「本覺」是人人本具。
馬來西亞幼小的孩子,法聽進去就能了解,許多也在齋戒,知道要珍惜生命,再多的美味都誘惑不了她。可見,孩子一生下來,就有「本覺法財」,說一項給他聽,他能全部納受,還能觸類旁通,這就是「本覺法財萬德無不具足」,我們的本性與宇宙萬物共為一體,這些法財無不具足。
「小乘志意下劣」,只想獨善其身,不想發大心、立大願,所以「志意下劣畏懼大法」。認為若受持大乘法,就要兼顧天下眾生,這個責任,不想承擔。
「二乘智淺福薄大法難受」。二乘,指聲聞、緣覺。二乘人就是「如是我聞」,我了解,我體會,法如是說,我如是聞,如是知見,只是侷限在這個「如是」的範圍裡,無法將知見開闊出去。
因為他不肯接受大法,所以「不說隨自意語直教菩薩」。因為眾生的根機還無法接受,佛陀無法暢演本懷,直接教菩薩法,就要觀機逗教。如那位窮子,看到這麼莊嚴的場面,心生害怕,跑掉了。
因此,他就守在獨善其身,不想入人群中。卻不知,不入人群就無法修福;不在人群中,就無法體會無量法門。無法接受大法,佛陀就放他走;因為根機還未成熟,就無法「說隨自意語」。
「自語意」是說人人都會成佛,大家還是聽不懂。真正要能成佛,一定非入菩薩道不可。菩薩利益人群,利益社會人間,我們要自覺覺他,自度度人。
人人本覺,一切眾生本來的覺性就是如此清淨,也就是佛性。我們若能改除習氣妄念,相信人人都能回歸本覺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