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信解品》依事就理 入佛妙覺

0觀看次
A- A+

20140909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靜思妙蓮華752集

 

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
依事=觀因緣所生之事相,
就理=觀萬法真實性觀法,
雖值佛慈悲同體共實法,
未入佛正慧妙覺法海中。

日常生活都是在事與理的思想中,我們要從事中去觀察因緣所生之事相。

「依事,觀因緣」,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一切所生之事相,你對人好,人對你好,這是所生之事相。人事相中,我們要觀因緣,如何種因、如何造緣,這都是日常生活中自己做得到的事。

「就理,觀萬法」,我們既然修行,一定要聽法,「布施貧困,為人祝福」只是事相而已,我們學佛一定要求得道理。人事以外,一切都有道理存在,開口動舌、起心動念、舉步動足,我們身體的一切行動,無不都與這個境界會合,所造作的一切善惡業,也都是法。

世間很多萬法,我的聲音、鳥叫的聲音;你們能清楚聽到師父說話的聲音,卻聽不懂鳥說的話。可見,我們現在聽懂的,只是在人、事,耳識與聲塵所會合,就是「理」。

用意識去聽,聽在耳裡;原來五根、五塵,含著五識,接受來在第六識,就入到第七識。聽過之後,如果有記在內心,就知道我們對人所做的一切,對未來的人生就有那個因與緣結合著,這就是人對人的法。

常常說,做人若圓,就是「人圓」;做事若圓,叫做「事圓」。如果人圓、事圓,自然道理就圓滿,這叫做圓滿的覺悟。若事事都能圓,自然天地萬法無不圓滿。

所以,理要圓,一定要事圓。若每天的人、事、物都能圓滿,就是照著道理走,所有道理都圓滿了,即是「覺圓」。「就理,觀萬法」,看一切的人、事、物,都要很清楚。

「真實性觀法」,要用我們的真心、細心、用心去觀察世間萬物的法。法有善惡法,我們要追求的是善法,卻是天下有很多惡法來擾動人心;這個惡法,無一不是人心去引出惡的法。天地萬物,無不都是大地上原來的景觀,卻是人類將這些不同物質破壞後去合成,招攬來很多的欲念。這種起動,無不都是萬法,從人類去擾動萬法,成為惡法,人類就受災殃,這叫做循環。

所以,人人要好好地觀因緣,從道理觀萬法,天地萬物無不都是理。

「雖值佛慈悲同體共實法」,其實我們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佛性,我們既已發心修行,就要去除惡法,追求善法。追求善法的同時,我們也要與佛同體慈悲,共同這個實法,真實的法回歸回來,法歸自然,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。

我們與佛「同體共實法」,我們也有與佛陀同等的慈悲,只是「未入佛正慧」,佛正知覺的平等慧,還未得到。還有「你是你、我是我」,彼此之間還有各人的分別,還無法與佛同等。

凡夫的智慧都是有限量的智慧。同樣的法,不斷反覆地說,還是那個有限量的慧。回歸我們凡夫日常的生活,還是有無明存在。必定要用心在法,僅僅做善事還是不夠,我們要去透徹佛陀的道理;唯有了解道理,才能如佛陀所說的,在人事中不用擔心,入人群中去付出,付出到變成自然,變成真實的歡喜,那種甘願。人人平等的這種愛,就是在人事中,要能去體會的道理。

我們要用心觀事,人間事若做不好,要如何了解天下道理呢?天地萬物真理都是平等,回歸自然,我們若能有與佛同等的正慧,就得到「妙覺法海」,入於妙覺法海中,智慧任憑我們使用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