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信解品》諸佛慈念 助成道種

0觀看次
A- A+

20140905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 大愛臺靜思妙蓮華750集

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本覺佛性淨慧至誠為啟導,
然此對機之語入心猶有障,
眾生心念時時聞法常有漏,
諸佛心慈念念眾生成道種。

佛的心懷是多麼殷切,期待眾生受法能夠信解。「本覺佛性淨慧」,釋迦佛一直告訴我們,人人都具有本覺佛性的淨慧,期望人人能夠體會、接受、理解,這是佛陀的心願。

為了引導眾生的心會合入清淨的佛性,儘管佛陀用盡心思要來啟導眾生,希望啟開我們的心門,引導人人回歸到清淨的本性來。「然此對機之語入心猶有障」,他用心說法對機,視眾生大小根機,就用大小法來應對,但是眾生習性依舊。法有聽入心了,不過,還是有障礙。因習氣煩惱障礙著,要改實非易事。

「眾生心念時時聞法常有漏」,這是比較可惜的。聽法,短短幾句話就能夠落實在生活中,這是心有所得;即便常常念誦,但是遇到境界來時,有時候同樣也會漏失,不懂得要受用。懂道理,但若讓它漏失了,想要再補回來,還是需要時間,這就是凡夫眾生。可見,眾生心念是時時在聽法,也常常將法漏失了。

「諸佛心慈念念」,不只是釋迦佛,諸佛慈悲,心心念念也都希望「眾生成道種」;希望人人一生無量,將法一個傳過一個,成為道種。《無量義經》說:「一生無量,無量從一生。」一粒稻穀若種下土裡,長大後,稻穗纍纍,幾百粒的稻穀產生出來,從秧苗再播種,又是幾百粒的稻穀。

這種百而千而萬,無量無數;一粒種子,年年纍纍的果實,這就是佛所期待的。有心人在播種,將法的種子撒下去,這是佛心,也是念念大慈悲心。

「本覺佛性」都在人人的心底,只要我們用心至誠,對人人應機引導。當然,我們也要用心聽法,不要漏失,不要又讓煩惱障礙了;如此,人人又是佛心,又能去接引眾生,這不就是無量數嗎?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