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信解品》昔住小果 今復進求

0觀看次
A- A+

20140816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靜思妙蓮華730集

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一向安住於小果,
未曾發成佛之心。
今聞方便法喻談,
悟佛心開佛知見,
今信得自心作佛,
生大歡喜信解意。

法華會上,佛說:「人生所以迷、所以苦,就是因為煩惱無明。要如何斷除煩惱,回歸如來本性?」

過去,許多修行者,無法透徹了解人生的真理。「安住於小果,未曾發成佛之心」,只是安住在獨善其身。直到佛陀覺悟成佛,很多婆羅門教徒,慢慢地信仰佛法。「今聞方便法喻談」,到佛陀講《法華經》之前,先講述了一部《無量義經》;世間苦難人很多,入人群中去救濟苦難的人,就是菩薩。

人人都很欽佩菩薩的精神,這是方便法,要讓大家知道人間是苦,啟發一念心願意去救濟眾生,而且要作「不請之師」;解除眾生的苦痛,讓他的身心安穩下來後,還要為他說法,才是佛陀真正的本懷。

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,就是希望迷茫中的苦難眾生,親近佛法,了解一切因果之後,就要啟發愛心,投入人群行菩薩道。到了法華會上,佛陀暢演本懷,「苦既拔已,復為說法」,希望這些迷茫、煩惱無明的苦難眾生,也有機會接觸佛法,將佛法的種子播入心田,也播下來生來世的因緣。

「悟佛心開佛知見」,佛陀為一大事來人間的真心本懷,是要讓大家知道,不只是過去,還要知道現在;不只知道現在,希望大家將法再推展到未來的人間。

《法華經》中,這些隨佛修行,安住在小果聲聞的人,開始要悟佛心懷、開佛的知見。「今信得自心作佛」,開始相信,佛就在我們心裡,人人也都能成佛。

我們用單純的心聽法、修行,啟發了這一念大心,就是歡喜信解,要再往前修大乘法。若能對《法華經》生出信心,就讓我們有徹悟的機會,不會再耽誤人生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