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0815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靜思妙蓮華729集
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
細觀法性平等大慧,
若離法性無安心處,
令心得安得大法樂,
知菩薩住佛宅中來。
問我們的心從哪裡來?《無量義經》有說,「從諸佛宮宅中來」。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一念佛心,卻是從無始以來,常常都迷失了。所以,我們修行,就是希望能夠回歸本家,也就是真如本性。
要找出這條路,心的方向不能偏差。找路要有方法,「細觀法性」;方法,就是「法性」。法,是亙古不變,無形無體;但是,常住平等,又是大慧。所有一切眾生,都有非常清淨的真如本性存在,同樣都有這個法性。
每一類眾生,有他生活的潛能。在水中游的魚,不能離開水。我們人類生活的潛能,是在大地之上的空氣中。任何動物,都有他生活的潛能,這個潛能,就是法性。
我們學佛,宇宙空間一切的萬物,都要尊重,叫做「與天地共生息」。唯有如此細膩的思考,才能將那分愛發揮出來,與一切生物和平相處。「若離法性」,這個世界就不能安定,人類,也就沒有喘息的空間。
「令心得安得大法樂」,所以現在最重要的是人心要能淨化,要能安定下來。兩千五百年前,佛陀就說出了人間的複雜,眾生無量數的煩惱。佛陀將要入滅時,為了讓未來的人知道法要入心,行要在法中,希望人人都能入佛知見,體會菩提大直道,讓大家都能去除煩惱,得到法,將「權實合一」,就是「萬行合為一心」。
我們要相信佛智甚深甚深,無量甚深,並開始「發希有心」;啟發這念心,「趣向佛所說之一乘實法」,令心得安樂大法樂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